用好黨群服務中心去九宮格講座 帶動鄉村風貌煥新(基層治理新實踐·關注黨群服務中心)_中國網

圖為香泉村黨群服務中心。

香泉村村委會供圖

核心閱讀

近年來,河南省洛陽市著力建設集政務服務、技能培訓、養老托育、衛生保健等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洛陽市共有2375個行政村黨群服務中心,2003個已完成功能提升。

洛陽市宜陽縣香鹿山鎮香泉村通過吸收社會資本,引入鄉村治理積分管理系統,確保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積極性高漲,帶動了鄉村風貌煥然一新。

屋外下起了雨九宮格。屋內,辦完事的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香鹿山鎮香泉村村民張利霞和朋共享空間友們悠閑地喝茶聊天。以往遇到下雨天,張利霞一般是不會出門的。現在不同了,她有了更好的去處。

“這里能辦理業務,能理發、吃飯,還提供一些娛樂項目。”張利霞指著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鄉親們說,“你瞧這熱鬧勁兒。”

張利霞的“好去處”,是香泉村黨群服務中心。

洛陽共有2375個行政村黨群服務中心,截至目前,2003個已完成功能提升。這些集政務服務、技能培訓、養老托育、衛生保健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為村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務。

“現在好了,不少服務部門都搬進黨群服務中心大樓,走兩步就到了”

抖掉傘上的雨水,張利霞走進黨群服務中心,左轉來到辦公區域。

“張阿姨好,今天來辦什么業務?”工作人員朱云英迎上前打招呼。

張利霞是這里的“常客”了,她跟朱云英打趣道:“你們辦公室添了沙發、茶幾,咋不舍得裝扇門哩?”

香泉村黨支部書記史功偉介紹,村里按照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的原則,打造開放式的辦公區域,騰出盡可能多的空間服務村民。這塊3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區域,被打造成一間小型會客廳,這和張利霞印象里的村委會完全不同。“以前到村委會辦事,進了大院到處找辦事柜臺,還總擔心找不到人。”張利霞說。

前年冬天,她來村委會辦理完合作醫療保險繳費事項,便馬不停蹄地跑到村衛生室開藥,生怕醫生下班,一路上凍得直哆嗦。“現在好了,不少服務部門都搬進黨群服務中心大樓,走兩步就到了。”

去年10月,功能提升后的香泉村黨群服務中心建成運營。3層樓的服務中心臨街而立,1700平方米的空間內,有愛心發屋、掌上餐廳、托育中心、技能培訓室等10多個功能空間。“這里以前是淀粉廠,閑置好幾年了。我們清收村集體資產,對原廠建筑進行了改造提升。”史功偉說,香泉村地處城鄉接合部,村里住戶多,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量大。

陣地建起來了,服務如何提上去?理發室門口設有提示牌,80歲以上老人免費上門服務,60歲以上老人到店免費理發;餐廳價目單標明,80歲以上老人,早、晚餐只收1元錢;棋牌室、舞蹈房、閱覽區等場所,面向村民免費開放……標準化衛生室邊,一間24小時“智小樹屋慧藥房”十分顯眼。這里無人值守、自動售藥,遇到夜間緊急用藥等情況,村民可通過手機掃碼開門、自助選購。

“以前重管理輕服務,村民需要辦事的時候才來,沒事沒人愿意來。”宜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彥峰說,“我們根據群眾需求,在建好黨群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打造一站式便民場所,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做到既重‘面子’也重‘里子’。”

“在黨群服務中心的建設運營中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確保為群眾提供更好服務”

今年暑假,香泉村村民張藝平不再為兩個孩子的照料問題犯愁了。常年和丈夫在外務工的她,放心地將孩子托付給了香泉黨群托育中心。

“以前,村子沒有托育機構,孩子一直留給爺爺奶奶照顧。”張藝平說,老人上了年紀,越發感到力不從心。“兩個孩子開始上小學了,把孩子留在家里,沒法及時輔導功課。如果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我們倆工作忙,孩子也得不到很好的照顧。”

陷入兩難的張藝平今年春節返鄉,得知村里新建了托育中心,便和丈夫前來咨詢。一番實地考察后,兩人決定把孩子留下來,“這里價格很實惠,服務有保障,我們很放心。”張藝平說。

500平方米的托育中心位于黨群服務中心二層,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唱歌、畫畫、做游戲,滿屋童趣。“我們有休息室、有餐廳,向村民提供學校課后延時、家庭作業輔導等服務,寒暑假還可以全天托管。”負責人胡清清介紹。胡清清是香泉村人,大學畢業后在洛陽一家幼兒園任教。得知黨群服務中心功能提升后需要提供托育服務,便返回村里,創辦了托育中心。

功能齊備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資金哪里來?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同時,如何讓運營管理更可持續?香泉村選擇了“公建民營、市場化運作”的模式。

“就拿托育中心來說,香泉村實現了‘一增一減’。”史功偉解釋,一方面,村里將閑置的淀粉廠廠房改造為黨群服務中心,吸引托育中心入駐,每年有4萬元固定租金入賬;另一方面,通過“誰收益誰投資、以場地換資金”的方式,將內部裝修等部分交由托育中心負責,不僅節約了30萬元資金,還調動更多社會服務力量參與。

每天放學后,托育中心會免費提供一小時的托管服務,“村里給出1/3的房租優惠,我們在保持低盈利的基礎上,也很樂意為村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胡清清說。目前,托育中心已開見證設8個班,招收160余人。

香鹿山鎮黨委書記王國杰說:“香泉村在黨群服務中心的建設運營中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確保為群眾提供更好服務。”

“村子是大家的,有事要一起干,村子好了,大家都好”

臨近中午,黨群服務中心旁的智慧超市熱鬧起來。村民劉幸樂買了兩根黃瓜、一個番茄和一些青菜。她點開手機,輕松完成了掃碼支付。

收銀柜臺上,除了付款碼,“積分兌換二維碼”被擺在醒目位置。“在這里,積分可以當錢花。1個積分就是1塊錢。”劉幸樂向記者展示,這次消費了4個積分,手機積分賬戶里還有131分。

去年10月,功能提升后的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投用后,香泉村引入鄉村治理積分管理系統,結合河南“五星”黨支部創建,為村級各項公共、公益服務賦分值,鼓勵村民參與,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在黨群服務中心提供的消費場合中使用。

劉幸樂參與的第一項公共服務是去年秋天的香泉村環線衛生打掃。前一天認領任務,次日一早她便自帶掃帚來到指定地點。當天上午,她把分包路段清理得干干凈凈。幾天后,手機積分系統發來提醒,她收獲了5個積分。

參加技能培訓并獲得證書,獎勵5分;參與暑期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獎勵10分……劉幸樂的積分日漸增多,參與意識也逐漸增強。“以前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以為村里的事有村干部干就行,九宮格其實,村子是大家的,有事要一起干,村子好了,大家都好。”劉幸樂說。

村民的每一分收入和消費,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朱云英都看得清楚。她登錄“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后臺陸續收到信息提醒。“這是村民今天上傳的照片,我們依據任務完成情況賦予分值,公示后把積分發到村民賬戶。”朱云英說,昨天發布的任務,2個小時便被領完。

在黨群服務中心的電子公示屏上,村民可以查看今年上半年的積分“流水”:香泉村總戶數391戶,參與積分兌換341戶,村委會共賦73583分,已兌換40503分……積分兌換的背后是香泉村集體收入的支持。去年,香泉村集體經濟收入62萬元,年底時按50%的比例進行積分分紅,向村民派發積分價值約31萬元。

“以積分制激勵村民參與村級事務,讓鄉村治理工作可量時租場地化、有抓手。”史功偉認為,大家為自己創造收益的同時,也為村集體作出貢獻,實現了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環。

劉幸私密空間樂點開自己的手機積分賬戶,一邊向記者展示一邊介紹:“村里會更新村民個人及家庭的積分榜單,我離第一名還有差距,要繼續加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