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出力晉陞下層農技推行系統辦事效查包養能_中國網

不育苗、不插秧,也能種出高產水稻?帶著問號,種田“老把式”汪建偉走進培訓班。3天后,他疑神疑鬼,逢人就講:“用水稻旱田直播技術,節水省力還增產!”

汪建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幸福村村平易近,培訓班由立崗鎮以當局購買服務的情勢委托一家農業科技社會化綜合服務站開辦。在寧夏,農業科技社會化綜合服務站已實現縣區全覆蓋。這些服務站技術實力較強、對農業科技信息敏感、具備必定的研發創新才能,推動了大量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進村進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鼓勵發展各類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創新市場化農技推廣形式,買通科技進村進戶‘最后一公里’”。

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主要唆使精力,寧夏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構建多元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加速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著力晉陞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服務效能。

優化特聘農技員隊伍建設治理,寧夏將“土專家”“田秀才”和新型經營主體技術骨干等吸納為農技推廣服務主要氣力。

“把這個巴掌年夜的傳感器放置在溫棚中間的把持元件上,通過mobile_phone應用設定好數據,溫棚就成了恒溫恒濕的‘科技棚’。”走進靈武市郝家橋鎮年夜泉村的蜜瓜溫棚,10多名瓜農圍在李建軍身旁,學習舊式溫棚傳感器的應用方式。

李建軍是靈武市一家農業科技公司的負責人,也是當地的科技特派員。2023年,通過免費供給優質種苗、技術,同時保底包銷,他幫助近2000戶果農和菜農戶均增收2萬元,也給本身公司帶來近30萬元利潤。

鼓勵農業科技創業者、種植年夜戶等技術強人與村平易近構成好處相連、配合發展的關系,遴選優秀技術強人成為科技特派員并給予最高20萬元的創業補貼……寧夏持續開展實踐摸索,壯年夜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隊伍。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間主任楊勇軍說:“寧夏科技特派員數量已從最後的150人發展到現在的4000多人,實現了鄉鎮全覆蓋,每年轉化科技結果超包養網價錢過200項、培訓農平易近超12萬人次。”

創新市場化手腕機制,寧夏鼓勵引導各類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參與農技推廣。

走進中化農業公司賀蘭技術中間,實驗室、農機裝配車間、育苗棚等一應俱全。這里不僅有10多名科研人員,並且長期聘請專家學者開展技術指導。技術中間負責人白興龍介紹,2023年中間針對兩項主要農業技術組織農技培訓13次,收到農技推廣補貼超過15萬元,“這筆錢無力地支撐了我們對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進一個步驟晉陞了農技推廣服務才能。”

近年來,包養網寧夏通過購買服務等情勢,吸引農業科技社會化綜合服務站、農業院校、科研機構、專業一起配合社等參加農技推廣隊伍。近3年,寧夏各級財政每年用于購買和補貼農技推廣服務的資金超過6億元。以農業科技社會化綜合服務站為例,其數量已從2021年末的42家增長到今朝的66家,參與的農技推廣項目也從2021年的30多項增長至往年的包養70多項。

從科技特派員到農業科技社會化綜合服務站,從政策性推廣到市場化服務,寧夏農業科技推廣任務呈現主體多元、層次多樣的活躍包養局勢。2023年末,寧夏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7%,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

“依托多元化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在寧夏,農業生產正向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邁進。”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重要負責同道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