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台北房產于第二屆新湖南進獻獎湘潭市擬推舉名單

第二松江CASA屆新湖南進獻獎湘潭市擬推舉名單(排忠泰隱名不分先后)

一、進步前輩所有人全體(4個)

(1)湖富霖雙星南裕能新動力電池資冰涼。料股份無限公司

(2)湘潭永達機械制造股份走進裴母的房間,只見彩修和彩衣站在房間裡,而裴母則忠孝千祥大樓蓋著被子,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無限公司明翰居

信義香禔

(3)威勝動力金六條技巧股份無限公司

翠亨庭閣4)湖南玉豐真空迷信技巧無限公司

晨園華廈二、進步前第五大道企業大樓輩小我(6名)

(1)成永紅 湘潭忠義新村潭州電力扶植無限公司董事長

(2)黎鳩鳩 湖南一格制藥無限公司總司理

(3)夏湘濱 湘潭華夏特種變壓器無限公司總司理

(4)周運奇 湖南五洲通藥業股份無限公司董事長

(5)熊江南 湖南省湘棋送變電扶植無限公司總司理

(6)王騰偉 利歐團體湖南泵業無面前,你可以接受,享受她對你的好至於以皇家老爺後怎麼辦,咱們兵來擋路,水來掩土,娘不信我們藍雪芙打不過一個沒有權徊天母/天母哲園力或沒限公震旦大樓司董事長

依據湖南省非私有制經濟任務引見山導小組下發的《關于展開第二屆新湖南進獻獎推舉評選任務的告訴》(湘非公組〔2023〕5號)文件請求,經自下而上逐級推舉、企業公示、綜合評價,在湖南省評廣合大廈選委員會辦公室初審經由過程的基本上,現就敦南一品我市擬推舉的第二屆新湖南進獻獎進步前輩所有人全體4個、進步前輩小我6名裴毅暗暗喜來登鬆了口氣龍鳳園,真怕自己今天各種不負責任伴湖小築、變態的行為,會惹惱媽媽,不理他福林大廈,還好長耀緻上沒事。他推開門走進媽媽的房間花悅四季。停止公示。公示期自2023年9月5日至2023年9月11日。公示時代,如對擬推舉對象有分歧看法,請經由過程德律風、函件、傳真、郵箱等方法,問她在丈夫家的什麼地方。的一切。反應,反應情形須客裕隆大樓不雅山水居真正的,以單元雲隱山救女兒的兒子?那是個怎樣的兒子?他簡直就是一個窮小子,一個跟媽媽住在一起,住不起京城的窮人家。他只能士東香格里拉公寓住在名義反應情形的資料需加新潤峰墅蓋單元大安星鑽公章,以不知過了多久,淚水終於平息,她感覺到他輕輕鬆開了她,然後對她道:“我該走了。”小我名義反應情形欣業大樓的資料應署實名并供給有用的聯絡接觸方法。

聯絡接觸德律風:0731-58583187 傳真:0731-華美聯合大廈58583190

郵箱:t天開圖畫sdh8888@163.com

帝國財星

地址:湘潭市岳塘區雙擁中路1號市委年夜樓6加賀VILLA10辦公室

湘潭市評選委員會

2023年9月5日

起源:紅網湘潭站作者:編纂:黃滔-湘潭站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去九宮格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总结新时代巡视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健全巡视工作体制机制、责任体系,对于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宣传解读和督促检查,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要坚持政治巡视定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在强化巡视整改上见真章、求实效,压实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机制,综合用好巡视成果,深化标本兼治。要充分发挥巡视综合监督作用,加强巡视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要以巡视带巡察,发挥上下联动的系统优势,扎牢织密监督网。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条例》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条例》全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201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 2015年8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二次修订 202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巡视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新时代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巡视工作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巡视工作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方针。

第三条 巡视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全面贯彻党的巡视工作方针,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促进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四条 巡视工作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三)坚持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

(四)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

(五)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

第二章 组织领导和机构职责

第五条 巡视工作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实行党组织分级负责、巡视机构组织实施、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协助、有关职能部门支持、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体制机制。

第六条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设立巡视机构,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现巡视全覆盖。

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和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中管高校等党委(党组)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巡视工作,设立巡视机构,原则上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对下一级单位党组织进行巡视监督。

第七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应当把巡视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重要抓手,承担巡视工作的主体责任。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

(二)研究部署巡视工作的重大事项,按照权限制定巡视工作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三)审定巡视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阶段任务安排,统筹谋划推进巡视全覆盖,定期听取巡视工作汇报;

(四)统筹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五)统筹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六)发挥巡视综合监督平台作用,推动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

(七)统筹加强巡视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

(八)研究决定巡视工作其他重要事项。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承担巡视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

第八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设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向同级党组织负责并报告工作。

中央巡视工作领見證导小组组长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副组长一般由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担任。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副组长一般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

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和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中管高校等党委(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党组、党委书记(包括不设党组、党委的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一般由党组、党委分管有关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和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

第九条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同级党组织工作要求;

(二)研究提出巡视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阶段任务安排,组织实施巡视全覆盖;

(三)听取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组工作汇报;

(四)向同级党组织报告巡视工作情况;

(五)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开展巡视反馈、通报和移交工作,督促推动有关责任主体落实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责任;

(六)指导下级党组织巡视巡察工作;

(七)推动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

(八)推进巡视干部队伍建设,对巡视组进行管理和监督;

(九)研究处理巡视工作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条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党委工作部门,承担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设在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和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中管高校等党委(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与内设机构合署办公,应当配备相应专职人员,承担党组、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同级党组织及其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对有关决定事项进行督办;

(二)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和重要事项;

(三)统筹、协调、指导、保障巡视组开展工作;

(四)负责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统筹协调、跟踪督促、汇总报告;

(五)负责对下级巡视巡察机构进行指导;

(六)负责协调有关机关、部门协助、支持巡视工作,推动建立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的具体机制;

(七)负责巡视工作理论研究、政策调研、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八)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巡视干部的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和监督;

(九)负责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巡视组党建工作;

(十)办理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设立巡视组。

巡视组分别设组长、副组长、巡视专员和其他职位。巡视组组长、副组长的具体人选根据每次巡视任务确定共享會議室并授权。

巡视组应当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组长全面负责本组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第十三条 巡视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同级党组织及其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开展巡视;

(二)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巡视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三)向被巡视党组织反馈巡视意见,向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有关单位移交巡视发现的问题和问题线索,参与推动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四)对巡视组干部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

(五)办理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应当协助同级党组织开展巡视工作,宣传、统战、瑜伽場地政法、保密、审计、财政、统计、信访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巡视工作,协同做好人员选派、情况通报、政策咨询、问题研判、措施配合、整改监督、成果运用等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协助驻在单位(含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党委开展巡视工作。

第十五条 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应当自觉接受巡视监督,积极配合巡视工作。

党员、干部有义务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

第三章 巡视对象和内容

第十六条 中央巡视对象是: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及其领导班子,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组主要负责人,副省级城市党委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主要负责人;

(二)中央部委领导班子,中央国家机关部门、人民团体党组(党委);

(三)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中管高校以及其他中管单位党委(党组);

(四)党中央要求巡视的其他党组织。

第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对象是:

(一)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及其领导班子,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市(地、州、盟)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县(市、区、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组主要负责人;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工作部门领导班子,省一级国家机关部门、人民团体党组(党委);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委(党组);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求巡视的其他党组织。

第十八条 巡视工作应当紧盯权力和责任加强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点检查下列情况:

(一)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情况,执行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履行职能责任的情况,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情况;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情况,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廉洁自律的情况;

(三)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情况;

(四)落实巡视监督以及审计、财会、统计等其他监督发现问题整改的情况;

(五)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第十九条 巡视工作应当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监督,重点检查其对党忠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对反映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形成专题材料。

第二十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回头看”等方式组织开展巡视监督,必要时可以提级巡视。

第四章 工作程序、方式和权限

第二十一条 巡视组开展巡视前,根据工作需要,应当听取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宣传、统战、政法、保密、审计、财政、统计、信访等部门和单位关于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有关情况通报。

第二十二条 巡视组进驻后,应当向被巡视党组织通报巡视任务,按照规定的工作方式和权限,开展巡视了解工作。

巡视组对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和问题线索,应当进行深入了解。

第二十三条 巡视组采取下列方式了解情况:

(一)听取被巡视党组织的工作汇报和有关机关、部门的专题汇报;

(二)与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干部群众进行个别谈话;

(三)受理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等;

(四)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

(五)向有关知情人询问情况;

(六)调阅、复制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

(七)召开座谈会;

(八)列席有关会议;

(九)进行民主测评、问卷调查;

(十)下沉调研了解情况;

(十一)开展专项检查;

(十二)提请有关单位予以协助;

(十三)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批准的其他方式。

第二十四条 巡视组应当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巡视工作中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

巡视组依靠被巡视党组织开展工作,不干预被巡视党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的职责。

第二十五条 巡视期间,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政策规定并属于被巡视党组织职权范围、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巡视组应当按程序督促被巡视党组织立行立改。

巡视期间,对反映集中的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巡视组可以按程序移交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处置。

第二十六条 巡视组对了解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应当形成巡视报告;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可以形成专题报告。

巡视组对巡视报告、专题报告等反映的问题,应当制作底稿。

巡视组对巡视报告反映的重要问题、提出的整改建议,应当按规定与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听取其意见;对巡视报告反映的重要政策性问题,可以与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听取其意见。

第二十七条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及时听取巡视组的巡视情况汇报,研究提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私密空間建议,报同级党组织决定。

第二十八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应当及时听取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情况汇报,研究并决定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事项。必要时,可以直接听取巡视组的巡视情况汇报。

第二十九条 经同级党组织同意后,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及时组织向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分别反馈巡视情况,指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

根据同级党组织及其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巡视的有关情况通报有关职能部门及其分管领导。

第三十条 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反映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巡视组依据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按程序分别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或者有关单位。

对巡视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可以采取制发巡视建议书或者其他适当方式,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加强监管、健全制度、深化改革等意见建议。

第三十一条 巡视进驻、反馈、整改等情况,应当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监督。

第五章 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第三十二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应当加强对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组织领导,定期听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情况汇报。

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应当结合职责分工,统筹抓好分管领域的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

第三十三条 被巡视党组织承担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应当把整改作为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承担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承担“一岗双责”。

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有调整的,应当做好巡视整改交接工作,持续落实整改责任。

第三十四条 被巡视党组织应当自收到巡视反馈意见之日起,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集中整改:

(一)研究制定巡视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时限;

(二)召开领导班子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三)全面抓好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

(四)认真处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以及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

(五)对巡视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健全制度、补齐短板、堵塞漏洞;

(六)向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的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告。

集中整改结束后,被巡视党组织应当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整改工作机制,对尚未解决的问题持续抓好整改落实,根据工作实际适时报告后续整改情况。

第三十五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的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承担巡视整改监督责任,全面监督被巡视党组织落实巡视整改任务。主要职责是:

(一)对被巡视党组织制定的巡视整改方案进行审核把关,列席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二)建立巡视整改监督台账,综合运用听取汇报、召开推进会议、专题会商、调研督导、现场检查、开展整改评估、谈话提醒、约谈函询、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

(三)对巡视发现的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督促推动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治理;

(四)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自收到移交问题线索之日起6个月内,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处置共享會議室进展情况;

(五)牵头审核被巡视党组织的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告;

(六)指导派驻(派出)机构和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落实巡视整改情况的监督;

(七)通过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巡视整改监督情况。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将驻在单位(含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党委开展巡视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推动整改落实。

第三十六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的组织部门结合职责履行巡视整改监督责任,监督被巡视党组织落实巡视整改任务。主要职责是:

(一)参与对被巡视党组织制定的巡视整改方案进行审核把关,列席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二)督促被巡视党组织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问题的整改,加强日常监督,对突出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治理;

(三)把巡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把巡视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参考;

(四)对巡视移交的领导班子建设、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干部选拔任用、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干部担当作为等方面问题依规处置,自收到移交问题之日起6个月内,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处置进展情况;

(五)审核被巡视党组织的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告中涉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的内容;

(六)指导下级组织部门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落实巡视整改情况的监督;

(七)通过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巡视整改监督情况。

第三十七条 有关职能部门应当结合职责运用巡视成果,针对巡视通报的问题和移交的工作建议,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改革、完善制度、深化治理,并自通报和移交之日起6个月内,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办理进展情况。

第三十八条 巡视机构应当加强对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统筹督促,推动建立巡视整改会商、评估、问责等机制。

巡视机构应当向同级党组织报告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综合情况,对整改不到位的突出问题,推动有关机关、部门对有关党组织和责任人严肃问责。

第六章 队伍建设

第三十九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应当加强对巡视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谋划,结合巡视工作特点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选优配强巡视组组长、副组长,配备与巡视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干部,防止照顾性安排。加强巡视干部规范管理,加大教育培训、轮岗交流力度。

重视在巡视岗位发现、培养、锻炼干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到巡视岗位锻炼,并将参加巡视工作的经历和表现,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参考。

第四十条 巡视干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担当作为,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

(三)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四)具有履行巡视监督职责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发现问题、沟通协调、文字综合等能力;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抽调人员参加巡视工作,应当按照上述条件,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按程序征求党风廉政意见。

对不适合从事巡视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调整。

第四十一条 巡视机构应当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督促巡视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格执行巡视工作纪律,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

第四十二条 巡视机构、巡视干部应当自觉接受党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各方面监督,带头强化自我监督。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加强对巡视干部特别是巡视组组长、副组长等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严格执行回避、保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作风纪律评估等制度规定,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巡视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巡视机构、巡视干部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四十三条 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及其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巡视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四条 有关机关、部门和单位违反规定不协助、支持巡视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五条 巡视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应当发现的重要问题没有发现;

(二)不如实报告巡视情况,隐瞒、歪曲、捏造事实;

(三)私自留存巡视工作资料,泄露与巡视工作有关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未公开信息;

(四)工作中超越权限,造成不良后果;

(五)利用巡视工作的便利谋取私利或者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违反巡视工作纪律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六条 被巡视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对该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有关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隐瞒不报或者故意向巡视组提供虚假情况;

(二)拒绝或者不按照要求向巡视组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三)指使、强令有关单位或者人员干扰、阻挠巡视工作,或者诬告、陷害他人;

(四)组织领导巡视整改不力,落实巡视整改要求不到位,敷衍应付、虚假整改;

(五)对反映问题的干部群众进行威胁、打击、报复、陷害;

(六)其他不配合或者干扰巡视工作的情形。

第八章 巡察工作

第四十七条 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九宮格、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党组织实现巡1對1教學察全覆盖。

其他党组织需要开展巡察工作的,应当通过上级党委(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党委(党组)批准。

第四十八条 市(地、州、盟)党委巡察对象是:党委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市一级国家机关部门、人民团体党组(党委),市(地、州、盟)管理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以及党委要求巡察的其他党组织。

县(市、区、旗)党委巡察对象是:党委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县一级国家机关部门、人民团体党组(党委),县(市、区、旗)管理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所辖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以及党委要求巡察的其他党组织。

第四十九条 巡察工作应当坚守政治监督定位,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等加强监督检查。

第五十条 巡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机构职责、工作程序和方式权限、整改和成果运用、队伍建设、责任追究等,参照本条例关于巡视工作的规定,结合实际确定。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党组织实行巡视制度的规定,由中央军委参照本条例制定。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由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其他有关巡视工作的规定,凡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新闻链接

农闲时节人不闲 更多粮田成良田(新春走基层)去九宮格見證_中国网

晨曦初露,气温跌破零下25摄氏度,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小荒地村党支部书记杨大利带上设计图纸,与记者一路向东走,耳边机器的轰鸣声越来越响。

农闲时节人不闲,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走进施工场地,推土机、挖掘机往来,在积满白雪的沃野间格外醒目。

杨大利这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就是监督配合农田施工建设顺利进行。

2023年10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小荒地村落地开工,计划修缮24条田间道路時租會議,新建农用灌溉水源井25眼并配套水泵。如今時租空間,项目已完成近九成。

“以前,一下雨路上全是烂泥,大机械不好走,春耕进不去地、秋收拉不出粮。村里也修路,但都是小打小闹、缝缝补补。”杨大利指了指脚下,“现在农田路全部铺上砂石,足有20多公里。”

2分享5眼农用灌溉水源井建成后,配套智能分享灌溉系统,可以对作物长势、病虫害、土壤环境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控制水肥供给。“就像人吃饭,从一天一顿饭,变成了按需少食多餐。”杨交流大利说。

尽管寒气袭人,施時租會議工人员却都干劲十足。为了让施工人员在村里住得舒心,在杨大利的动员下,李战国、吴士友等几名村民小樹屋带头,主动把自己家的屋子腾了出来。“指挥部就设在我家,施工队几十号人,一直要干到大年三十,時租正月初五再继续开工。”杨大利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村里人人受益,大家都很支持。”杨大利粗略估算,用上智能灌溉系统之后,一垧地能多产约7000斤粮食。“按照目前玉米价格计算,刨去成本,一垧地能增收4500元左右。”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黑土地上,更多“粮田”变“良田”。

2023年,黑龙江省新建高标准农田868.6万亩,累计建成面积达1.08亿亩。2024年,黑龙江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侵蚀沟治理和农田防护林更新修复一体化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400万亩、治理侵蚀沟1.2万条、更新农田防护林5万亩。


去九宮格分享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_中国网

沈跃跃: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共安排两场,今天上午进行第一场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今天的会议,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让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2024-03-07 09:02:45

沈跃跃:

下面,请14位委员分别发言。

首先请宁吉喆委员发言,陈群委员准备。

2024-03-07 09:03:50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宁吉喆: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硬道理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新成绩。一是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全年GDP同比增长5.2%。二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三是发展协调性继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四是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五是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六是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七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同时必须看到,今年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一是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并存,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二是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并存,供求总量失衡,企业增产不增收。三是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四是实际困难和信心不足并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预期偏弱。这些问题必须在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2024-03-07 09:04:42

宁吉喆:

一是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多出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必须强化逆周期调节。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必要时把储备政策投入实际操作。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用好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价格稳定。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要围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以数字智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经费支出比重,增加面向科技创新的风险九宮格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三是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开拓城乡和区域发展空间。唯有扩大内需,才能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优势。要以全面扩大新型消费、传统消费、恢复性消费为基础拉动增长,以系统增加民间投资、政府投资、利用外资为关键促进发展,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加强战略腹地建设为举措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以兜牢民生底线为基准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是推动结构性改革,在改革开放转型发展上积极进取。以进促稳方能稳中求进。要谋划出台改革开放重大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的动能。加快转换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投入驱动为主转为科技创新驱动为主。加快优化经济结构,由三次产业各自增长转为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由资源粗放使用转为资源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经营、房地产运行都要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谢谢大家。

2024-03-07 09:07:10

沈跃跃:

请陈群委员发言,易纲委员准备。

2024-03-07 09:10:21

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陈群:

各位委员,我代表民盟中央发言的题目是:强化落地执行 为基础研究打造可以“十年磨一剑”的制度环境。

2024-03-07 09:10:47

陈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源头,具有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十年磨一剑”是基础研究的常态。为此,中央深改委2022年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倡导‘十年磨一剑’的原创攻关”。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真正原创性、引领性的成果仍然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缺少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考核评价过于频繁,评价体系过于强调量化指标,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上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上不符合基础研究实际的要求仍然较多等。这些都是阻碍科研人员勇于选择挑战性大、创新性强的课题,沉心静气、长期深耕的原因。

进一步推动基础研究水平提升,需加快中央文件精神的落地执行,制定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具体措施,为基础研究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可以“十年磨一剑”的制度环境。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基础研究特区建设力度。建立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强化有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同时为自由探索型的基础研究留足空间,鼓励支持科研人员找到有真正价值的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深耕细作、长期坚持。

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快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评价专家信誉制度和评价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保障科研评价的公平和公正,并在此基础上放手发挥学术共同体,特别是小同行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推动学术共同体逐步承担起科研评价的主体责任,从而实现由“量化考核”向“贡献考核”转变。对基础研究人员,完善“非升即走”考核模式,延长评价周期,使青年科技人员敢于承担周期长、难度大的科研。

三是改革科研管理方式。按照基于信任进行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简化与科研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对基础研究经费预算的调整权限,使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拥有更大自主权的要求真正落实落地。

四是完善薪酬激励办法。健全基础研究人员薪酬保障机制,实施适度激励的薪酬体系,弱化绩效和待遇教學場地的关联。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明确科研人员“技术专家与责任人”的定位,让科研人员能够从十年坚守获得的成果中享有恰当的经济收益。

五是强化正向宣传引导。加强对“十年磨一剑”相关政策和科研事迹的宣传,增强基础研究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尊严感,推动形成支持基础科研、崇尚原始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科学家肩负起科技创新重任。同时,加强学术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科研环境。谢谢大家。

2024-03-07 09:14:21

沈跃跃:

请易纲委员发言,司马红委员准备。

2024-03-07 09:22:07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 易纲: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凸显了中共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要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并对经济运行的部分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是总量上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足够的支持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前形势下要坚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比名义GDP增速略高的取向,保持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要着力解决结构性的堵点、难点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向改善民生和促进消费倾斜,发個人空間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转型和居民消费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切实推动全社会增加资本金投资。当前,市场上不缺资金,缺少的是能承担风险的资本金。从银行放贷的逻辑来讲,如果企业资本金筹不来,贷款也上不去。当前要把增加社会资本金投资和融资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处理好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关系,研究推动保险资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入市,畅通PE/VC的融资渠道和退出渠道等等。另外,我国金融体系中,比较有资金实力和信息优势的是商业银行。因此,建议资本实力强的大型银行选择一两家省分行在表内试点以投贷联动方式投资硬科技初创企业,并在监管和考核方面给予灵活性。

三是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允许房企依法合规动用一定比例的预售监管账户资金。当前,政策的重点首先是压实房企的主体责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然后才是压实地方政府的责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重点支持大多数房企特别是民营头部房企持续稳定经营,着力解决他们的流动性困难,支持房企把楼盖好,按质按时交到购买者手中。建议: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由中央财政或人民银行每年按预售监管资金余额的1%提取预售保险基金(估计约100亿元/年),先考虑以三年为限(2024-2026年),共提取预售保险基金约300亿元;允许房企主体按照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合规动用一定比例的预售监管账户资金,估计有约1万亿元的资金可由房企立即使用;如果将来房企出现烂尾楼,由预售保险基金以该房企动用资金为上限先行赔付。这一预售资金保险机制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资金撬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房企渡过难关,争取用三年时间过渡到以现房销售为主。同时,对房企预售资金使用开展专项审计,确保预售资金依法合规使用。

四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要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前,我国外资银行资产占比为1%左右,股票和债券市场方面,外资持有占比均在3%左右,要促进银行和资本市场外资占比稳中有升。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金融规则制定,并在相关国际合作中提出中国方案。 谢谢大家。

2024-03-07 09:22:32

沈跃跃:

请司马红委员发言,车俊委员准备。

2024-03-07 09:25:23

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主委,北京市副市长 司马红:

各位委员,我代表民建中央发言的题目是:发展战略見證性新兴产业 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作支撑。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呈现出产业交叉融合、互相联动的特征,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我国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蕴藏巨大增长潜力,是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中共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速度、质量迈上新台阶,加速聚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还存在区域布局同质化、产业组织形态不优、产业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应利用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国家层面统筹引导,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容量大、链条长的优势,鼓励各地分工协作、突出区域现实条件和潜在优势错位发展。地方优惠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适度,避免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总结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跟踪研判相关领域产能扩张势头,对重大项目开展窗口指导,注意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加强东部地区科研能力建设,加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构建全国“通功易事”分工体系。

二是多维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构建“链主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系统发展路径。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以大带小构筑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发展的“以点带线”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教育—人才—科技”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形成“集线成面”格局。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建立集群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构建产业集群及配套体系“合面成体”格局。

三是与时俱进,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完善统计监测制度,公布全国及各地方、各领域关键指标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年鉴,发布年度报告,便于地方掌握产业发展实际,推动交流协作,促进锻长补短。

四是统筹谋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分步走战略。短期,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锻造新动能。中期,构建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孵化未来产业、以未来产业争抢发展机遇的新优势。长期,在产业深度融合、区域合理分工、双循环与统一大市场有机互动基础上,构建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谢谢大家。

2024-03-07 09:25:50

沈跃跃:

请车俊委员发言,王路委员准备。

2024-03-07 09:29:07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车俊: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意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指路引航。特别是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赋予长三角“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使命,为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推动下,在国家部委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共同努力下,长三角发展势头很好:以4%的国土面积、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万亿级城市、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均占全国1/3左右;“双一流”高校、发明专利数量约占全国1/4;两院院士数量约占全国1/5;进出口、利用外资占全国1/3以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先导产业均占据重要地位。现在的长三角,实现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社会服务互联互认、产业协同高效紧密,区域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在浙江工作期间,我有幸深度参与其中,这些年也一直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体会: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亲自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才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极、发展动力源和改革试验田。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对照“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新使命,还有不少深层次问题有待破解。比如,创新策源能力有待增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引领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基础研究、前沿布局等存在薄弱环节;产业综合实力有待增强,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较大压力,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还不够多;战略枢纽地位有待增强,轨道交通体系、海港辐射能级、海铁海河多式联运、机场群联动互补等还有很大空间。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三省一市”互补性很强,上海是龙头,江苏经济实力强,浙江民营经济活力足,安徽科技创新也有一定特色,要责无旁贷勇扛使命,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建议:

一是以更高站位推进一体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强区域战略对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努力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二是以更大力度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统筹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加快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

三是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加快制度型开放,赋予长三角地区内的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优势产能、优质装备、适用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路径。

四是以更深层次机制创新打造发展共同体。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深化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跨区域衔接,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标准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谢谢大家。

2024-03-07 09:29:37

沈跃跃:

请王路委员发言,孔昌生委员准备。

2024-03-07 09:33:53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王路:

各位委员,我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的题目是: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材料是人类时代划分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材料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中的底层与先导技术。新材料科技创新将发挥引领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作用。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正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迈进,但新材料产业还面临科技创新质量不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全生产要素配置尚需加强等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材料产业快速聚集,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材料产业集群与区域合理分布,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创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此巩固扩大新能源产业领先优势,推动生物制造提质增效,发挥人工智能对新材料产业的赋能效应,打造新材料带动整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为此,建议: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材料发展新动能。强化新材料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省级实验室为补充的新材料实验室体系,加快构建覆盖新材料主要门类和重点产业聚集区的科技创新布局。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项目为牵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材料科技主攻方向要聚焦:先进基础材料领域,聚焦提质升级,加速国内急需高温合金、纳米合金等高性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战略材料领域,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加速钙钛矿电池等高效新能源材料迭代,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卡脖子”关键材料供应,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前沿新材料领域,聚焦原始创新,加速非粮生物基新材料替代塑料等研发应用,以原创性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变革。推进材料基因组工程,以数字化赋能推动新材料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转型升级。

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形成新材料发展的大布局。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头部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高效协同、上下游紧密合作的产业集群。完善创新投资机制,组建科技创新联盟,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合理布局新材料产业,进一步促进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把材料决定产业发展新赛道的功能拓展到全球产业链之中。

三是发挥制度优势,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把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中之重,统筹谋划中长期战略部署与近期重点安排,加快形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形态,让科技、金融、产业等政策支持和人才、资源、数据等要素保障更加聚集新材料发展领域。谢谢大家。

2024-03-07 09:34:27

沈跃跃:

请孔昌生委员发言,徐晓兰委员准备。

2024-03-07 09:38:10

河南省政协主席 孔昌生: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进度和质量成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在观念上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在产业形态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路径上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现就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以前沿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种业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农业集成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水平低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议加快建立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保护机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培育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不断增强民族种业国际竞争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推广畜禽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养殖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支持覆盖耕、种、管、收、储全环节的农业“大铁牛”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推广,加快农业数字化集成技术综合应用,助力打造科技型农业。

二是以“链式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要效益。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既有“接二连三”融合不够等问题,还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挑战。建议鼓励从农资农机、农业生产到农产品加工各环节,在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强化联接协同,共建产业标准,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强产业韧性。支持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到农业主产区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对标国际大公司,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乃至“卖标准”转变。

三是以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种地兼业化”等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建议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有效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多元经营主体的优势和作用。有序推进小田变大田,探索完善“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复合经营模式,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支持探索创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比自己种地收入更多,不搞“大呼隆”,不人为垒大户,健全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四是以培育新型农业资本增强农业发展内生动力。把农业做成现代化大产业离不开现代农业资本。建议加快完善国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强化农业保护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业产业。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强信贷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让新型农业资本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谢谢大家。

2024-03-07小樹屋 09:38:43

沈跃跃:

请徐晓兰委员发言,蓝绍敏委员准备。

2024-03-07 09:48:27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 徐晓兰:

各位委员,我代表致公党中央发言的题目是:培育新型消费 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促进消费作出重要论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调研发现,我国消费提质升级呈现新趋势、新特征:消费层次由低品质消费向中高品质消费升级转变;消费途径由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消费形态由商品消费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消费观念由从众向“从众+个性”转变;消费类型由生存向兼顾发展和享受转变;消费方式由传统向绿色和数字转变。

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型消费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以新兴技术为实现手段、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导向,对消费者、商品、场景之间的关系进行联接和重构,催生了消费新政策、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区域、新生代。

当前,新型消费在“谁消费”“消费什么”“如何实现消费”等方面还存在难点堵点,建议打造“供”“需”“促”协同发展的消费共同体,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在“谁消费”环节,从需求侧入手,围绕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性别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需求,培育新消费群体,拓展新消费领域。“Z世代”(指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新“银发族”的悦老、适老消费,新“城市人”的住房、养老托幼消费等需求各有不同。其中占我国总人口的19%的“Z世代”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力,他们是数字化原住民,追求个性、注重体验、乐于尝试。可以发展定制消费品和时尚消费,开展音乐节、艺术街区等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鼓励国潮风与非遗产品、老字号相结合,加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宣传,为激发年轻一代的消费潜力提供契机。

在“消费什么”环节,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提供丰富多彩的消费品和消费形式,供不同群体消费者选择。发展消费新形态,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促进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健康发展,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大绿色低碳优质消费品供给。强化数字技术对消费新业态的赋能作用,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等消费新业态。示范推广一批消费新场景,带动新兴产业落地应用,加强商业、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交通等消费跨界融合,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

在“如何实现消费”环节,从消费环境、消费政策、消费能力等方面入手,打通限制消费实现的痛点、堵点,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通过增加灵活就业等方式拓宽收入渠道,增加全体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发挥中等收入群体在消费升级中的推动作用。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对线上线下融合、虚拟商品和服务、共享经济等新型消费领域的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取消不合理限制和限购措施,引导生产要素流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领域。谢谢大家。

2024-03-07 09:48:54

沈跃跃:

请蓝绍敏委员发言,赵静委员准备。

2024-03-07 09:51:41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蓝绍敏: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构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

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由于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机遇等原因,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不够平衡。2023年,13个粮食主产省(区)产量合计10834亿斤,占全国77.9%。7个主销省(市)产量合计597亿斤,占全国4.3%,需要大量调入粮食。一出一入,构成了国家粮食安全格局的重要框架,决定了保护种粮积极性的极端重要性。

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后,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提高地方种粮积极性。我们深刻认识到,粮食主产省(区)的强大产能和巨大产量,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坚强领导和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其中国家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功不可没。多种粮、种好粮,保证市场充足供应、保证口粮绝对安全,是我们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懈怠。

同时,由于粮食生产投入大、利润少,产粮区聚集经济要素的能力和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能力受限,大多数粮食主产省(区)发展水平低于主销省(市)。以黑龙江省为例,67个县多为农业县,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为全国平均的27%。很多种粮支持政策需要地方配套。黑龙江省依安县2023年配套粮食保险资金2000万元,占县财政收入5%,获得的产粮大县奖励只占财政支出的0.94%,平均1斤粮1分钱。“粮财倒挂”“种收失衡”是我国粮食净调出省从2003年的13个减少到目前5个的重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建立这一机制,是主产区种粮积极性保护政策的重大突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硬道理的重大创新。建议在政策设计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纵向与横向统筹,扩大“增量”。把中央纵向支持政策与省际横向补偿政策结合起来,加大产粮大省、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支持力度。纵向稳定增长、横向探索推进,让主产区钱袋子更鼓、获得感更强。

二是测算与分析结合,定好“标准”。通过流通渠道梳理、统计数据采集、专家意见汇总、部门宏观研判,综合考虑主产区的总产量和调出量、主销区的自产量和销售量、粮食的品种、人均占有量、种粮的比较效益和机会成本、地区的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按多大量补”“按多少钱补”等核心标准。

三是直接与间接兼顾,建强“产业”。引导主销区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支持域内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共建粮食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加工园区和营销网络,促进主产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政策与法律衔接,强化“刚性”。在《粮食安全保障法》基础上,指导主销区出台地方法规,把对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举国共担粮食安全重任的浓厚氛围和稳定格局。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主产省区,重任在肩。我们将全力打造“大粮仓”,坚决当好“压舱石”,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谢谢大家。

2024-03-07 09:52:07

沈跃跃:

请赵静委员发言,陶智委员准备。

2024-03-07 09:58:02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 赵静:

各位委员,我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的题目是: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 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应用、市场开拓,每个阶段都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如同活水,浇灌科技的种子、浸润创新的土壤、催生新产业的幼苗。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作出部署,各地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我国科技金融取得新成效,包括信贷、债券、股票、创投、保险、担保在内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有效增强。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与建设科技强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服务体系仍需不断完善,企业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扩展。

为此,建议:一是创新支持方式。整合设立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形成科技信贷、创投联动和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专项投入机制,推动投入结构优化与方式转变;重点加大财政对贴息、担保贴费、风险补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股权投资,灵活运用奖补、风险补偿、权益让利等方式,提升政府股权投资机构的市场生存力和竞争力。

二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确保国家相关政策举措落到实处,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深化“新三板”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新三板”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功能和作用;支持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和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进一步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三是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懂技术、知产业、通周期”的科技金融人才,又要形成“懂资本、懂规则、懂市场”的企业科创人才。不断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机制,以优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创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为科技金融机构和科创企业的共同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行业信息公开性,打破信息壁垒,形成信用数据共享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筛选识别、风险研判等能力。完善科创企业的估值体系,既避免“泡沫”,又让优质科技成果的价值凸显出来。

五是坚持支持发展与防控风险并重。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和容错机制,优化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投资生态环境。发展监管科技,推进中国特色“监管沙盒”(指受监督的安全测试区)机制试点。构建科创企业行业风险判断标准,建立与发展科技金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风控机制。增强宏观政策取向、政策实施过程的一致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谢谢大家。

2024-03-07 10:00:59

沈跃跃:

请陶智委员发言,南存辉委员准备。

2024-03-07 10:03:4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智:

各位委员,我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的题目是:创新高等教育育人模式 提升自主培养科技人才水平。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研发人员按实际从事研发活动的时间所计算出的工作量)达635.4万人年,居世界首位。但在整体质量和结构上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顶尖科技人才数量仍有差距,根据《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中国大陆入选人数为9013人(排名全球第4),只有美国81155人约1/10。此外,科技人才结构还需优化,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博士毕业生占比不足70%,从事基础研究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仅占8.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包括青年科技人才在内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大学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为此,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鼓励探索基础学科长周期贯通培养模式。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探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将“本—硕—博”作为一个整体,试点培养方案一体,课程衔接互选,学分互认等机制。建议允许高校在完善分流机制的前提下,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年限内,试点“3+X”弹性学习年限和动态流转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同时,应加大对“英才计划”“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等专项的统筹力度,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培养。选拔具有创新潜质,有志从事科研的好苗子,根据学生禀赋特长个性化培养,支持学生针对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进行“十年磨一剑”的研究探索。

第二,试点探索项目制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当前已进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科学”时代。21世纪以来,诺贝尔奖中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的比例超过40%,特别是诺贝尔化学奖,近2/3具有跨学科特征。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将“交叉学科”设置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建议试点在高校设立集成多个学科的特色培养项目,以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对课程、师资、平台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支持学生“多学科”培养、“多指标”评价,推动育人模式由直线型、分散式向矩阵型、集群式转变。

第三,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培养体系。大学天然具备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的优势。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生占比超过30%。建议鼓励高校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育人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探索类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参与“微课题”,激发研究志趣,培养科研习惯。针对高年级学生,可设置源自实际问题的高阶挑战项目,引导学生选定研究方向,为开展持续攻关打好基础。此外,科教融合不能脱离硬件载体,应支持高校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通用、开放、共享的科教协同平台,为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科研训练提供硬能力支撑。谢谢大家。

2024-03-07 10:05:31

沈跃跃:

请南存辉委员发言,马建堂委员准备。

2024-03-07 10:08:13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各位委员,我代表全国工商联发言的题目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民营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七成以上,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期,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循环不畅、转型动能不足等压力。要贯彻落实好2023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民营经济31条”)等支持政策,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升民营企业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一是发挥民营企业创新重要作用,筑牢新型工业化科技基础。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战略决策机制,支持行业头部民营科技企业参与科技重大项目顶层设计、重大决策。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鼓励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成立产业科创引导基金,搭建科创孵化园等创新平台,加强深度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应用验证平台,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将应用场景确定为产业链能力培育的重大资源列入政策支持序列,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技术成果在项目中使用。

二是聚焦民营企业绿色智能转型,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让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继续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建设以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和工艺、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绿色就业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统筹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绿色低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资源再利用产业和再制造产业。

三是维护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激发新型工业化市场活力。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底气,要通过统一大市场建设把这个优势更好发挥出来,激发消费潜能,扩大有效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统一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要素、能源等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加强各区域间的产业转移项目协调衔接,推动区域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优化工业电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并通过持续的政策优化降低民营企业综合税负和运营成本。优化市场监管方式,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对新行业、新赛道更多采取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式,让企业敢想敢闯敢试。

冰消雪融春色至,扬帆激浪正当时。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广大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一定能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2024-03-07 10:09:13

沈跃跃:

请马建堂委员发言,夏杰委员准备。

2024-03-07 10:17:27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 马建堂: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让以人为本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失能老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1.1%,其中失能(失智)老人占比约为1/5,总数5000万人左右。这些失能老人难以独自生活,照料的家人身心俱疲、不堪重负,不少老人则因照护不到而生存质量下降、生命尊严有失。因此,更好地满足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减轻家人负担、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已成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要多渠道增加长期护理人员的供给。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多靠家人承担,具有专业知识的长护人员极为短缺。建议,一是将有意愿的农民工和失业人口进行必要培训后,精准提供给有需要的失能老人。二是扩大职业学院医疗卫生、长期护理、医养照护等专业招生规模,培养有意愿进入长期护理行业的医务人员、专业照护师、康复治疗师、医养照护人员等,满足中高收入家庭失能老人护理需求。三是加大对家庭护理人员和护理介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长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介绍机构的规范化水平。

二要大力支持社区向失能老人提供照护服务。受我国大部分家庭收入水平和文化的影响,居家护理仍将是失能老人照护的主要方式。建议地方政府在新建小区设立社区照护服务站,支持老旧小区把相应场所或租用的临近房屋改造为社区护理站,由社区服务站派人入户向部分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政府对社区照护机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三要鼓励失能老人辅助器具的生产与使用。为方便失能老人的生活,减轻照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建议,一是鼓励科研单位研发更多的失能智慧产品,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智慧和普惠的解决方案。二是制定专门的失能辅助器具目录。我国2014年首次发布了康复辅助器具目录,但康复器具着眼于病人功能的恢复,而失能辅助器具则着眼于失能人群人体功能的辅助,所以需要专门的器具目录以指导生产。三是对生产失能辅助器具的企业实行低税政策,也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发放定向消费券,鼓励失能老人家庭购买和使用。

四要推动长期护理险扩大试点范围。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自2016年启动试点后,已扩大到49个城市。但试点城市偏少,试点城市保险范围也限于城镇职工;筹资渠道单一,多为医保个人账户划转和财政补助为主;给付项目偏少,支付对象大多限于长期重度失能人群和在医疗机构、专门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建议尽快从试点城市转向全部城镇,从城镇职工推广到全部城镇居民,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推广到农村;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尽快建立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医保统筹基金划转、政府财政补贴和公益慈善基金多方共担的筹资机制;给付项目要在科学精算和科学失能等级评估基础上,将适当的居家照护、中度失能的医院照护、养老机构照护纳入支付范围。

2024-03-07 10:18:27

沈跃跃:

请夏杰委员发言。

2024-03-07 10:23:41

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夏杰:

各位委员,我代表全国妇联发言的题目是:完善落实生育支持政策 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共二十大报告对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作出明确部署,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妇联组织要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到,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普惠托育服务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方面还需进一步着力。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发展,但家庭的入托需求还未得到有效满足。据2022年有关统计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婴幼儿3200万左右,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但是入托率仅为6%左右;全国千人口托位数为2.57个,与到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4.5个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仍存在公立托育机构少、“一位难求”“挤不进”;民办托育机构收费高、良莠不齐,家长“送不起”“不敢送”等问题。

二是保障妇女享有公平就业机会的法律政策日益健全,在制定实施促进妇女生育和就业平衡的积极措施方面还需进一步着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性别平等的法律政策,建立了针对就业性别歧视的联合约谈机制,但妇女在生育和就业平衡方面仍面临困难。调查显示,一定比例的用人单位存在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问题。有职业中断经历的女性中,因“生育或照料孩子”而中断的占60%。近83%的全职妈妈有再就业打算,期待提高就业技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

三是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在营造支持生育的良好环境方面还需进一步着力。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支持生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分享着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但支持生育的良好环境还需全社会共同营造。各地出台的生育友好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实力度有待提高,用人单位建设生育友好工作场所的积极性有待增强。育儿责任主要由妇女承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3岁以下孩子白天主要由母亲照料的占63.7%,夫妻共育的理念亟待强化宣传普及,并普遍践行。

为助力完善落实生育支持政策,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的普惠托育服务。建议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部署安排,加大公立托育服务机构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建设,使广大婴幼儿家庭享受到“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照护服务。

二是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育龄妇女就业。建议进一步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关性别平等就业的规定,在招工招聘中进一步消除性别歧视。充分发挥生育保险保障作用,稳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水平。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信息和指导、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工作方式等,帮助生育妇女重返职场。鼓励用人单位、社区等设立“亲职岗”,提供灵活弹性的工作岗位。

三是共同营造生育友好环境。广泛宣传父母育儿假等生育支持政策,将生育友好纳入用人单位社会责任范围,对创建生育和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用人单位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倡导夫妻共担、父母共育的育儿理念,并付诸实际。谢谢大家。

2024-03-07 10:24:01

沈跃跃:

今天上午的大会发言进行完毕。现舞蹈場地在休会。

2024-03-07 10:30:38


查包養網站英媒:科学家有望2028年前“复活”猛犸象_中国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侏罗纪公园》照进现实?复活猛犸象可能不只是科幻电影。

据英国《每日邮报》6日报道,猛犸象已经灭绝4000多年,但科学家有望在2028年前“复活”这一史前生物。美国迈阿密巨型生物科学公司的科学家成功制造了猛犸象的全能干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分化成体内的任何细胞。巨型生物科学包養公司联合包養網创始人乔治·丘奇称,这些细胞为复活猛犸象“打开了一扇门”。包養

科学家们计划先从冷冻的猛犸象尸体上提取DNA并与亚洲象皮肤细胞的DNA进包養行拼接,将细胞诱导成为全能干包養網细胞,再将细胞核植入亚洲象的去核卵细胞,刺激它成为胚胎,最后植入人工子宫。这种方法已在人类、兔子、白犀牛等物种上取得成功,目前还没有在大象身上做过试验。丘奇说:“我们正在培育一种特殊的杂交品种,既能丰富亚洲象的种类,又能复活猛犸象。”(王逸)

“海南放心查覓包養價格付”平台开启公测_中国网

据新华社海包養網口电  (记者王存福)日前,“海南放心付”平台开启公测,旨在解决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便问题。

据介绍,3月1日起,面向“海南放包養網心游”先行赔付平台上的23.8万家诚信商户,正式邀约参与“海南放心付”公测,目前已有天涯海角、大小洞天、鹿回头、南湾猴岛包養網 花園、百花岭等景区,飞马出租车、樊登书店等多家涉旅企业报名,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各行业。

“海南放心付”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下,三亚市人民政府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聚焦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不包養便问题,结合海南旅游实际,先行先试推出的优化境外来华人士支包養付服务的市场化动作。目前“海南放心游”已覆盖全省近24万家优质涉旅商户。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查包養網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_中国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 金晴中: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本场是经济主题的记者会。大会新闻中心很高兴邀请到5位嘉宾出席今天的记者会,并回答大家的提问。5位嘉宾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先生,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先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先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先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先生。谢谢。

现在,请直接开始提问。

2024-03-06 15:00:47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郑栅洁主任。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而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则为4.5%左右。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增长目标的主要动能有哪些?他们能否抵消拖累增长的负面因素?

2024-03-06 15:11:0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郑栅洁:

谢谢您的提问。借这个机会,也感谢媒体的各位朋友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注和支持。中国经济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不同的国际机构从各自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今年将5%左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提出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这一目标符合“十四五”规划的年度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基本匹配,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2024-03-06 15:11:20

郑栅洁:

您关心今年的经济形势,形势形势,既要看“形”、又要看“势”,这里我从“形”和“势”两个角度谈一些看法。

一是看“形”,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稳”“进”“好”特征突出。可以从“三个新”来看。

第一个“新”是从总量指标看,经济恢复回升又有新成效。经济增长方面,去年前低中高后稳,全年增长5.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方面,年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24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

2024-03-06 15:13:08

郑栅洁:

第二个“新”是从结构指标看,经济结构调整又有新进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9%,比制造业整体投资增幅高3.4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比服务业整体投资增幅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8%,比经济增幅高0.6个百分点。

2024-03-06 15:14:44

郑栅洁:

第三个“新”是从质量指标看,经济发展质量又有新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研发经费投入3.3万亿元,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同时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方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带动新车出口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生态环境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安全发展方面,经济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克服“烂场雨”、洪涝等灾害影响,通过扩大面积、提高单产,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9万亿斤,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稳步推进。

2024-03-06 15:15:15

郑栅洁:

二是看“势”,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不论是从经济发展的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看,我们都有强有力的支撑,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

第一,发展基础更为坚实。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26万亿元,我们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城乡区域等进一步协调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能。我们还将持续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既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既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也为有眼光的跨国企业、国际资本提供了巨量的商机。高质量发展正在全面推进。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动能迅速形成并加快壮大,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发展内生动力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短期巩固经济回升态势、长期发展向好进一步打牢打实了基础。

2024-03-06 15:16:32

郑栅洁:

第二,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在去年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系统打出“组合拳”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强化财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实施的增发国债、降息降准、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作用,这些都将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

第三,各地发展更加积极有为。春节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召开了“两会”,我们梳理了各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有25个省份的经济预期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实际增速,有23个省份高于全国水平。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都在不断增强。

第四,向好因素不断累积。开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物量等先行指标较快增长,前2个月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11.7%,工业用电量增长9.7%。文化、旅游、餐饮等消费旺盛,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2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活动指数为54.2%,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分析,一季度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当然,我们也清醒看到,在实现预期目标过程中,还将会面临不少困难挑战,比如外部环境可能更趋复杂严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部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谢谢。

2024-03-06 15:21:1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的问题同样想提给发改委的郑栅洁主任。郑主任您好,我们知道,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们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所以我想请问郑主任,这个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出于哪些因素考虑?另外,下一步政策将如何见效落地?今年在加大有效投资方面我们还有哪些重要举措,也想请您介绍一下。谢谢。

2024-03-06 15:26:53

郑栅洁:

谢谢您的提问。你提出的问题这两天是个热点,大家都很关注。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重大政策举措,扩大有效投资是重要工作抓手。

我先介绍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相关情况。

2024-03-06 15:27:05

郑栅洁:

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也就是说,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2024-03-06 15:32:29

郑栅洁:

第一,从出台背景看,这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集中力量、加大攻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根基。

第二,从主要投向看,按照问题导向、精准突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从工作安排看,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我们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2024-03-06 15:35:41

郑栅洁:

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扩大有效投包養網资的重要举措,《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都有阐述,概括起来就是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关键点一个是“扩大”,一个是“有效益”。为此,我们将“提质”、“扩量”并举,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2024-03-06 15:36:53

郑栅洁:

一是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除了刚才提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去年增发国债大部分也在今年使用,政府投资规模较去年明显增加。我们将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与带动作用,比如,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又如,在专项债的投向领域上,扩大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进一步放大专项债带动效果。

2024-03-06 15:37:28

郑栅洁:

二是鼓励和支持扩大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50%以上,发挥好民间投资的作用很重要、也很关键。我们将指导地方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同时,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用好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强重点项目融资和要素保障。

2024-03-06 15:40:27

郑栅洁:

三是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是做到“三个更加”。投资方向要更加精准,加大对补短板、强弱项和培育新动能的支持力度;要素配置要更加高效,让用地、用能等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投资环境要更加便利,深入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市场空间、更低的投资成本支撑更有效益的投资。谢谢。

2024-03-06 15:40:36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蓝部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部署,请问2024年的财政政策有哪些新的特点?谢谢。

2024-03-06 15:42:07

财政部部长 蓝佛安:

谢谢你的提问。借这个机会,感谢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国家账本”的关注。你提的这个问题,昨天上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有关部署安排。这两天,大家对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比较关注。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决定,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样安排,既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又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既保持了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当加强了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十分正确、非常必要。在此基础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财政部门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4-03-06 15:42:26

蓝佛安:

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具体怎么理解呢?

适度加力,主要是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加大支出强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超过1万亿元,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这两项加起来达到4.9万亿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府支出,能够带动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更好支持重点领域锻长板、补短板,激活经济发展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好去年延续和优化的税费优惠政策基础上,我们今年将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03-06 15:42:58

蓝佛安:

提质增效,主要是优化财政管理,加强政策协同,提升财政政策质效。

从财政管理来讲,就是要坚持内部挖潜,向管理要效能。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

从政策协同来看,就是要加强统筹协调,放大组合效应。统筹运用税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避免“单打一”,推动政策同频共振。

总之,财政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谢谢。

2024-03-06 15:43:2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想要提问的是商务部的王文涛部长。您好,在2023年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2.5%,我想请问的是,在新的一年里,商务部对于扩大消费以及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2024-03-06 15:54:08

商务部部长 王文涛:

谢谢你的提问。正如你刚才问题当中提到的,消费去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82.5%,去年我国消费市场应该说总体稳步恢复,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万亿元,同比增长7.2%。特别是今年春节,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根据我们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5%,示范步行街的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增长32.9%和36.1%。春节正如很多老百姓说的,是红红火火过大年。大家还关注到了,春节期间,商务部会同5个部门开展了“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目的就是方便老百姓不仅在线下过年,在线上也能过年。一些国货潮品、服饰首饰受到了热捧,线上销售增长了两倍多。网上年货节已经连续举办了4年,已经成为年味特色浓厚、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活动。这也是我们今年要搞的一系列活动“消费促进年”的首场活动。接下来,我们将突出重点品类、节庆时令,指导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年”系列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2024-03-06 15:54:37

王文涛:

今年促消费,可能大家还会关注我们要做的两个重点工作,我在这里也介绍一下。一是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再有一个就是提振服务消费。先谈谈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我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应该说,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比如,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势头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当然我这里要强调,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

对于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上作出了重要部署,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方案,我们将认真抓好落实。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第二个,再介绍一下扩大服务消费。近几年,我国的服务消费快速发展,2013年到2023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从39.7%提升到45.2%,提高了5.5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期,服务消费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巨大。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消费工作。一是加强统筹,构建“1+N”工作体系。所谓“1”就是要统筹制定综合性文件,明确未来一段时期扩大服务消费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所谓“N”就是围绕若干不同领域,从行业促进、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出台“N”个政策文件和具体举措。二是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丰富服务消费供给。推动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扩大服务供给。三是搭建平台载体,创新服务消费场景。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系列活动,促进商旅文体健等业态融合发展,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需求。谢谢。

2024-03-06 15:55:13

包養

人民日报社记者:

我想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先生提问。今年以来,降准力度和贷款利率下行幅度都超过市场预期。下阶段,货币政策还将如何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谢谢。

2024-03-06 15:58:2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潘功胜:

谢谢你的提问。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一直以一种开放和专业的姿态与媒体界的朋友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在此也非常感谢媒体界的朋友对央行工作的关注、监督和支持。

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1月份国新办的记者会上,我就这个问题和记者朋友作过交流,我愿意借今天这个机会,更进一步阐明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立场和观点。

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刚才发改委的郑栅洁主任讲得非常清楚,我国的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我们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去年人民银行两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每次是0.25个百分点;今年2月5号我们又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0.5个百分点就是一次性释放长期限流动性1万亿元。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二是在价格上我们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我们两次降息,并且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引导主要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今年2月份又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大家知道,5年期以上的贷款报价利率是个人按揭和中长期投资的贷款定价基准,这些将有力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投资和消费。我们将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兼顾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三是在结构上要更加注重提升效能。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我们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着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在汇率上我们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采取了一系列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望转向,美元指数动能减弱。大家注意一下,在过去的几天里,美元指数从上个礼拜的104,这两天又下降到103附近,国内外的货币政策周期差趋于收敛。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向好,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更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使用汇率避险工具、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跨境结算。到2月份,中国所有的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近30%。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平衡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将以专业、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谢谢。

2024-03-06 15:58:35

澎湃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国家发展改革委郑主任。郑主任您好,我国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部署,请问发改委将在哪些领域采取哪些举措来推动这项工作?谢谢。

2024-03-06 16:03:49

郑栅洁:

谢谢您的提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既惠民、又利企,一举多得。这是一个重大利好。以设备为例,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再看耐用消费品,去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巨大市场空间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大有可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2024-03-06 16:04:15

郑栅洁:

第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重点将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这些领域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巨大。以工业为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很多设备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去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超过160万亿元,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对于先进设备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我们将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同时,我们将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推动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升级,带动更多先进设备的生产和应用。

第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刚才讲到了,中国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保有量巨大,广大群众对于更高质量、更智能、更绿色、更具个性化的消费品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每年都有很大的更新需求。我们将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鼓励支持消费者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大力支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

第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废品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以钢铁为例,去年中国回收利用废钢铁约2.6亿吨,保障了20%以上的粗钢生产需要。我们要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这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增强资源安全保障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换新+回收”等新模式发展,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第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标准是一个行业发展、一个产品升级的重要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要用好标准这个“指挥棒”。我们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发挥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标准的牵引作用,该制订的制订,该修订的修订,推动更多中国产品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支撑,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2024-03-06 16:05:39

中国日报记者:

这个问题想提给蓝部长。我想问一下,这些年,每年都在讲“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到底成效如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是不是意味着政府要捂紧钱包不花钱了?谢谢。

2024-03-06 16:09:07

蓝佛安:

谢谢你的提问。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落实,勤俭办一切事业。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当然,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

近年来,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同期,财政民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

二是合理安排中央部门支出,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在切实保障部门履职的基础上,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2020年—2022年中央部门支出连续负增长,2023年也只略增了0.8%,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促进发展。2019—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从7.44万亿元,增加到10.29万亿元,首次超过10万亿元,增长了38%。

三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比如,2018—2023年,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8327亿元,增长到10823亿元,增长了30%。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继续加力,增幅达到10%,更好支持科技自立自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进一步凸显了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财政部门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崇尚简朴、厉行节约、力戒奢华,把勤俭办一切事业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是抓好过紧日子的执行。我们将持续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强化预算的约束,推动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等,及时收回使用结余闲置的资金,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

三是强化过紧日子的监督。2023年,我们加大财会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了使用财政资金搞“形象工程”等违规行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监督惩处,坚决杜绝讲排场、比阔气,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谢谢。

2024-03-06 16:09:18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吴清主席。最近关于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讨论很多,大家都很想知道您对此怎么看,对做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有何考虑?谢谢。

2024-03-06 16:38:4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清:

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在座各位对资本市场的关心。我到这个岗位还没有“满月”,现在还是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一方面,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抓紧推进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向市场学习,包括线上线下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梳理下来,我觉得非常受感动,也非常受启发,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大家提到比较多的一些基本问题,就是这位记者刚才讲到的,我们市场基本功能涉及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把握投资与融资、公平与效率,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关于投资与融资,我理解二者是一体两面的、不能分割的,这两大功能相辅相成,没有投资就没有融资,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只有投融资平衡发展,资本市场也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关于公平与效率,我理解,在公平交易、合理定价、充分竞争的条件下高效配置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样资本市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市场参与各方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都有很多差异,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我们这样一个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市场,更是如此。所以,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中心任务,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2024-03-06 16:39:00

吴清:

关于下一步工作,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牢牢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尊重规律,尊重规则,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尊重规律,首先是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创新规律;尊重规则,首先是尊重法律,尊重契约,还要尊重一些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从监管方面来说,重点是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严。

强,就是要强本强基。从规模上看,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还不够强。前一段时间的市场波动再次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深思。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必须真诚善待投资者,更好服务投资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同时,我们也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我们也将与行业主管部门,包括相关宏观部门和股东单位、地方政府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营造更好环境。从根本上看,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关于严,就是严监严管,就是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我们将认真对标对表,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我们将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都要严厉打击。在队伍管理上,我们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得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谢谢。

2024-03-06 16:39:26

阿联酋阿拉比亚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王文涛部长。我想请问您对今年的外贸形势怎么看?稳外贸还有哪些政策?

2024-03-06 16:42:50

王文涛: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回答怎么看。今年的外贸形势,我们看还是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一方面,多个国际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外需下滑压力还是很大。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实施了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远高于2019年的1100项。WTO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在3.3%,远低于往年历史平均值4.9%。地缘冲突、全球“超级大选年”等外溢因素,也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困难的同时,也有看到一些好的迹象。今年前两个月,我们看到了很多积极向好的趋势,今年1—2月份进出口有望延续去年10月份以来的增长趋势。当然,我们也预判3月份,去年3月份的基数比较高,可能会有一些回落。总体我们看到这个趋势在向上走,往年春节前出现的进出口小高峰,今年一直延续到春节期间,一些中欧班列、远洋货轮、跨境电商和海外仓依然繁忙;不少企业出国参加展会、开拓市场,今天上午我看到有些企业到法兰克福参加世界灯具展的信息,展位还有很多客人,他们很有信心,说今年的订单还不错。家电、汽车等重点产品出口订单好于预期。但也有一些需求偏软,比如说手机、玩具、鞋靴等。去年“新三样”出口是增长30%,客观地说,按一般的经济规律讲,要在30%的基础上保持快速发展,恐怕难度较大,我们预判可能是稳步发展的态势。总体来看,外贸发展依托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我们的出口商品正在向价值链上游攀升,而且我们积极主动开放,进口市场机遇也在扩大,进出口都有很大潜力,外贸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

针对外贸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我们在政策上靠前发力,去年年底就作了预判,“人勤春来早”,我们是提前做足了准备,全力以赴稳外贸。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服务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保障,打出提前量。二是贸易促进方面,我们将继续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数贸会等这些展会,发布贸易促进信息和国别贸易指南,同时鼓励企业多参加境内外的各类展会。三是人员往来方面,近期大家可能也关注到了,中外航班往来在进一步恢复,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以推进,推动便利商务人员签证申领,支持企业开展贸易促进和供采对接。

从中长期来看,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关键是要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拓展中间品贸易。我们将与有意愿的全球贸易伙伴,深化产供链合作,构建打造包容、有韧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

二是促进跨境电商出口。我们将完善通关、税收、外汇等政策,加快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供应链和生态圈。

三是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我们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为载体,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加快国际贸易单据数字化,在多双边领域凝聚合作共识,探索合作路径。

四是推进贸易绿色发展。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们将支持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低碳产品贸易。建设贸易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外贸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发展水平。谢谢。

2024-03-06 16:43:0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这个问题提给人民银行的潘行长。关于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人民银行是怎么考虑的?谢谢。

2024-03-06 16:50:17

潘功胜:

谢谢。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过去这些年,我们在科技、绿色、普惠等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强与科技、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主要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在宏观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筹划。比如,科技金融方面,科技型企业一般会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的阶段,企业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金融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在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早期,更多需要风险投资、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的介入,目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风险评估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下一步需要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绿色金融方面,要持续完善绿色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机制。普惠金融方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健全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体包養系和长效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第二,在政策层面,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进一步扩大支持领域,并增加规模。今年1月,我们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1.75%,这是人民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我们还将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的规模,继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相关激励政策覆盖的普惠小微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扩大到了不超过2000万元。

第三,在落实推进层面,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适配性和普惠性。增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丰富适应高新技术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持续增长,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能力。

人民银行将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重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谢谢。

2024-03-06 16:50:50

凤凰卫视凤凰网凤凰秀记者:

我们关注的是城镇化,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的目标,可以说城镇化已经进入到了下半场。想问国家发改委的郑主任,您判断中国城镇化的潜力还有多大?下一步发改委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去继续推进城镇化?谢谢。

2024-03-06 16:51:21

郑栅洁: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去年的66.16%。同时也要看到,这是全国的平均数,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还有很大潜力;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还有较大差距,中国整体城镇化率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们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动力和支撑。今年,我们有四方面重点工作要推进。

第一,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目前仍有1.7亿进城农民工和随迁家属尚未在城镇落户,有序推进这部分人群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我们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重点要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都是当前群众最关心、也是我们最关注的。

第二,突出两化共进,协同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较高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普遍比较高,但还有不少地区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潜力。我们将聚焦城镇化率低且农村人口规模大的地区,依托各地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集中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有效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第三,突出协调发展,培育打造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是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为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加强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畅通未贯通公路和瓶颈路段;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超大特大城市部分产业向周边转移;推动都市圈内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四,突出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近年来城市洪涝、火灾等问题频发,城市安全韧性成为亟待补齐的短板。我们将聚焦人口规模密度大的中心城区和影响面广的关键领域,抓好城市“里子”工程等建设,重点是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城市洪涝治理,加快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谢谢。

2024-03-06 16:51:41

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吴清主席。您刚刚提到“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买股票买的就是上市公司。在您看来,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谢谢。

2024-03-06 17:12:48

吴清:

非常感谢您这个问题。您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大家最近可能从新闻上看到,这段时间证监会和各地政府正在走访上市公司,帮助上市公司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证监会的首要职责就是抓好全链条各环节的监管,与各方面一起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促使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信息透明,更加专注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更加稳健经营,更好回报投资者。

从监管上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严把入口。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因此,审核注册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全力把造假者挡在资本市场门外。目前,证监会对在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交易所也进行现场督导,但是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下一步要成倍地大幅地提高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坚持申报就要担责,以此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也倒逼中介机构提高执业和服务水平,做到勤勉尽责。

第二,狠抓日常,加强上市后监管。目前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证监会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严肃整治、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规范减持。对一些通过“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的,要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对于大股东、实控人等违规减持的,要依法严厉打击。三是推动分红。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在持续改善,但常年不分红的公司也不少,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我们还将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硬措施,包括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ST风险警示,等等。还将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特别是鼓励春节前分红,让大家欢欢喜喜过年。

第三,畅通出口。现在,很多方面呼吁要加大退市力度,我们将付诸行动。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下一步都要加大力度。

第四,压实责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企业必须扛起第一责任、主体责任,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还有各类专业中介机构也都要各负其责,责无旁贷。

需要强调的是,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从而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谢谢。

2024-03-06 17:13:04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蓝佛安部长。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生关系千家万户。那么请问财政在保障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支持?谢谢。

2024-03-06 17:15:36

蓝佛安:

谢谢。你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现在民生支出占据了财政支出的大头。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是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功能。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近年来,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持续提高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不断增强政策举措的“民生温度”,努力让国家的财政账本变成百姓的“幸福清单”。

第一,受益范围不断扩大。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我们现在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有4400万人被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范围,每年约1亿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国家资助,1.59亿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获得免费教科书。

第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政策保障不断健全。比如,2019—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640元,每年增加30元,各级财政累计拨付补助资金约3万亿元;今年财政补助标准还将再提高30元。

第三,投入力度越来越大。2019—2023年,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8.5%,社保和就业支出增长35.8%,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4.4%。2024年,教育、社保和就业预算安排都将超过4万亿元。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扛在肩上,落实到财政各项工作当中,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坚决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谢谢。

2024-03-06 17:15:50

总台CGTN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商务部的王部长。我们注意到,您不久前率团参加了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请您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以及它的影响。接下来,在推动世贸组织改革以及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中方还会有哪些考虑?谢谢。

2024-03-06 17:16:10

王文涛:

谢谢你对世贸组织工作的关注,我也愿意简单地介绍一下MC13的基本情况。2月26日至3月2日,世界贸易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MC13)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我率团参加。经过成员各方密集而艰苦地磋商,包養網会议达成了“1+10”务实成果。”1″就是《阿布扎比部长宣言》,这次达成部长宣言来之不易。”10″包括投资便利化协定、争端解决机制部长决定、电子商务计划等。成员们普遍认为,这是多边主义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提振了国际社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这里我想选取几个重要成果作个简单介绍。

比如说,刚刚提到的《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正式达成,它的意义可以用三个“第一”概括,它是全球第一个多边投资协定,第一个以发展为核心的协定,也是第一个由发展中成员引领的投资规则谈判,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目前已有127个成员加入,超过世贸组织成员的3/4,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协定生效实施后,将有助于提高全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改善国际投资环境,更好回应广大发展中成员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强烈诉求。

又比如,MC13成功实现了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谈判结果生效。这也是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达成的首个多边服务贸易协议。协议有72个参加方,覆盖超过全球90%的服务贸易。根据国际机构测算,协议生效将为全球企业参加国际服务贸易节省约1270亿美元成本。

再比如,争端解决机制被称为世贸组织“皇冠上的明珠”,众所周知,由于个别国家的阻挠,上诉机构已经瘫痪多年,争端解决机制步履维艰。本届会议通过了《争端解决机制改革部长决定》,各方均同意力争在今年年底之前恢复机制的正常运行。

世贸组织166个成员发展阶段不一样,利益诉求也不一样,差别较大,每个谈判的过程都是十分曲折艰难,每项成果的取得殊为不易。我们的团队经常是通宵达旦连轴转、车轮战,多边谈、同时谈。一个最直观的例子,MC13的日程安排原定是2月29日结束,因谈判碰到了困难,最终拖了两天,3月2日凌晨才宣布闭幕。中国一直高度重视世贸组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世贸组织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舞台,要全面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此次会议期间,中方代表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积极促谈促合促成,光谈不行,还要联合几方促合,最后还要想办法促成,应该说中方发挥了关键的、建设性作用。这也是中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关于世贸组织未来的工作,我们既要满怀行则必至的信心,也要保持循序渐进的耐心。160多个成员要形成一致确实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作为世贸组织核心成员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方将同各方一道,把MC13的各项成果共识落到实处,维护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同时,继续深入全面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年内恢复争端解决机制正常运转,争取尽快达成全球首个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推进贸易环境等议题磋商,推动世贸组织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还将继续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团结各方共同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谢谢。

2024-03-06 17:16:26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潘功胜行长。去年召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当前各方面对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有很高的期待。请问潘行长,人民银行对这方面有何思路和举措?谢谢。

2024-03-06 17:37:29

潘功胜:

谢谢你的问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民银行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取向,增强金融领域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第一个工作重点,扩大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

我们将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开放。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建立起金融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取消了银行、证券、人身险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去年11月份,人民银行向万事网联公司核发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改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并支持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

我们将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目前,境外投资者既可以以直接的方式投资境内金融市场,也可以通过“债券通”“沪深港通”等互联互通的方式投资境内金融市场。近期,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管局,将“债券通”项下的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供给的合格抵押品,并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同时,我们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理财通”试点,扩大参与机构和产品范围,受到市场欢迎。到1月末,境外投资者在过去的12个月累计净买入我国债券1.8万亿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吸引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支持优质中资企业到境外上市、发债融资,鼓励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金融机构及其他经营主体对外投资。

第二个工作重点,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是近年来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比如,我们推动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展业改革,提升商业银行的内控能力和科技赋能,从之前以单证审核为主,向强化事前尽职调查和事后风险监测转变,便利了经营主体跨境贸易、投融资。再比如,为便利跨国公司统筹境内外资金使用,我们推出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步伐加快,经济主体对人民币使用的内生需求增加。近年来,人民银行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民币支付结算、投融资、国际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持续增强,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目前,人民币是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位外汇交易货币。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市场驱动和自主选择为基础,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政策,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全球布局,加强与境外货币当局的货币合作,稳步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坚定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我们将在今年年初推出“三联通、三便利”六项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强化香港的国际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亚太地区金融科技枢纽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继续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持续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措施,支持上海建设人民币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

第三项工作重点,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

我们将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近现代零售端的支付工具有三代交叉迭代,第一代是现金,第二代是银行卡和支票,第三代就是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中国的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对第一代和第二代零售端的支付工具实现了快速替代。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毫无疑问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的普惠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亮点。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部分老年人、来华外籍人员支付方面存在不方便、不适应。

人民银行将落实好国办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组织等共同努力,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支付服务,通过扩大“外卡内绑、外包内用”等方式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聚焦重点地区、场所和商户,推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银行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正在优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安排。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并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民银行也正在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优化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编制金融领域重要数据目录,统一监管合规口径,给予金融机构清晰的规则指引,未来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会更加规范和便利。

第四项工作重点,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沟通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政策协调,夯实全球和区域金融安全网,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搭建“金融之桥”。全球层面,我们将持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区域层面,稳步推进东盟10国+中日韩财金合作、清迈倡议多边化,加大对本地区可自由使用货币的使用。双边层面,落实好中美领导人会晤重要成果,稳妥推进中美金融工作组重点事项。积极推进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深化与区域内主要国家的金融合作。

我们将持续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加强对跨境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预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健全科学完备的金融法治体系,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反洗钱法》《外汇管理条例》等立法修法工作。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我们将坚定不移做好金融开放各项工作。谢谢。

2024-03-06 17:37:44

封面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吴清主席。吴主席您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请问对此如何理解,将从哪些方面推进?谢谢。

2024-03-06 17:44:34

吴清:

谢谢您的提问。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因素很多,机理也比较复杂,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重视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建设,提升市场韧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同时这是一项体系性的工作,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综合施策。我理解,至少包括“一个基石”和“五个支柱”。

“一个基石”,就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刚才已经讲到,发行人必须是高质量的,上市公司首先要有良好的治理,有稳定的回报或者可以期待的成长性。大股东、实控人和管理层必须牢记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必须有姓“公”的意识,对公众负责,持续提高投资价值。

“五个支柱”,第一个是更合理的资金结构。这个市场上长钱短钱都是需要的,但是更缺的是长钱,同样缺的是长期主义,也需要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这是我们努力推进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是更完善的基础制度。资本市场规范性要求极高,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把各项基础制度搞扎实,增强制度的适应性、稳定性、可预期性。比如,不管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定价制度、定价机制,通过各参与方有序地、公平地、充分地参与博弈,更好地发现价格,更好地配置资源。再比如,量化交易也是大家热议的问题,怎么样根据我们的国情市情趋利避害,进一步突出公平性,有效地进行监管,规范发展,这也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制度安排。

第三个是更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都是市场自发调节、自我平衡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如何有效衔接,有序循环,实现协调发展,这个机制需要进一步搞顺。

第四个是更优质的专业服务。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投资管理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评估评级机构等,都要进一步回归本源,勤勉尽责,把功能性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准,为市场把好关,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第五个是更严格的监管执法。证监会最近一段时间采取了一些更加严格的执法行动,我们还将持续严格执法,对一些重大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犯罪的,加强行刑对接,有些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民事责任。前几天,刚刚移送了一批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的案件,目的是要维护好市场“三公”秩序,更有力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让这个市场更加风清气正,营造优良的市场生态环境,让市场各参与方崇法守信、归位尽责。这对于稳定市场运行至关重要。

当然,要看到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应干预。但是,一旦市场严重脱离基本面,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流动性枯竭、市场恐慌、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形,该出手就果断出手,纠正市场失灵。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还将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坚决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谢谢。

2024-03-06 17:44:46

金晴中:

谢谢。媒体朋友们,因为时间的原因,现在请提最后一个问题。

2024-03-06 17:45:32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

想请蓝部长来回复我的问题。去年年底我们注意到一些地方债务过高导致了基建停止的问题。想问一下今年将如何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否有具体的方案?谢谢。

2024-03-06 17:46:55

蓝佛安:

谢谢你的提问。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事关发展与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财政可持续运行的重大问题,我们也非常关注。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方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防风险、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2023年,按照党中央关于“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决策部署,各有关部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多更实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财政部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空间内安排一定规模的再融资政府债券,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隐性债务和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缓释到期债务集中偿还压力,降低利息支出负担。按照“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的原则,各地立足自身努力,统筹各类资源,制定化债方案,逐项明确具体措施。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包養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地方政府法定债务本息兑付有效保障,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方融资平台数量有所减少。总的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会同有关方面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是加强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管理。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科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统筹安排公益性项目债券,完善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巩固前期化债工作成果,指导督促地方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安排财政资金、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等方式逐步化解风险,在债务化解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三是严格违规违法举债问题监督问责。健全跨部门联合惩戒,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加大问责结果公开力度,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

四是着力构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分类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持续压减融资平台数量。谢谢。

2024-03-06 17:47:12

金晴中:

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大家,再见!

2024-03-06 17:47:42


气查甜心包養網象服务赋能沿海乡村旅游_中国网

“全国最美渔村”——澳角村,地处福建省东山岛东南隅,三面环海,四季常青,终年无霜,冬暖夏凉,成为朋友圈里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澳角村全域旅游有着季节性较强的特点。夏秋季是游客出行的首选,而冬春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出海不便,游客就会少很多。”全国人大代表、澳角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说,尽管如此,今年春节期间,包養包養澳角村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民宿、游艇、餐饮业业主每天依旧忙得热火朝天。据统计,2023年,澳角村接待游客量达15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达5.8万元。

如今的澳角村,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澳角村积极转化形成发展优势。”林华忠介绍,近年来,澳角村整合“龙虎狮象”滨海旅游资源,打造了妈祖文化公园、电商旅游一条街等旅游景点;配套游艇10包養行情多艘,供游客体验从捕捞、海钓到加工烹煮的全过程;培育渔家民宿50家,满足游客多样化住宿需求;引进县文旅集团投资2500万元建设兴海大道提升工程,打造澳角村全域旅游。

气象融入澳角村全域旅游发展。“当地民宿老板、船主会主动向游客提醒旅游天气情况,让游客减少‘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遗憾,成为游客安排行程的关键参考。”林华忠说。

据悉,东山县气象局和当地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互联互通机制,建设海洋牧场气象监测系统,提升海上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在台风多发季开展直通式服务,有效减轻灾害性天气对旅游安全的影响。

20多年来,专注乡村振兴工作的林华忠有着自己的思量:“乡村旅游要想发展,游客的安全感、舒适感就要得到充分保证,这意味着要紧盯薄弱环节,强化提升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未包養網雨绸缪做好汛期、大雾天气气象服务。此外,还需要保障当地村民的生活需求,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关键期气象灾害风险的监测预报服务。”

今年全国两会,林华忠关注的话题依旧聚焦乡村振兴等领域,“我会继续和村民一起,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着力丰富旅游产品,把澳角包養網心得村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新渔村,让游客真正走进来、留下来、还想来”。

十四届全国人大查甜心包養網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_中国网

   

李鸿忠:

各位代表: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以大会主席团的名义,向各位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世界各国妇女,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2024-03-08 09:02:34

李鸿忠:

各位代表:今天的全体会议,应出席代表2956人,出席2877人,缺席7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现在开会。

2024-03-08 09:03:57

李鸿忠:

今天的全体会议有3项议程。

2024-03-08 09:04:35

李鸿忠: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03-08 09:04:46

李鸿忠:

下面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同志作报告。

2024-03-08 09:05:02

赵乐际: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4-03-08 09:05:18

赵乐际:

过去一年的工作

2024-03-08 09:05:25

赵乐际: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新冠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2024-03-08 09:06:45

赵乐际:

过去一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常委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二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依法履职的基本功;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是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大各项工作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与人民同心同向;五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六是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法治保障。

2024-03-08 09:06:55

赵乐际: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职责,实现良好开局。

2024-03-08 09:07:06

赵乐际:

一、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

2024-03-08 09:07:17

赵乐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常委会认真履行保证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2024-03-08 09:07:28

赵乐际:

健全保证宪法实施的法律制度。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常委会坚持依宪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完善宪法相关法律制度,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落实宪法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规定;审议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并决定提请本次大会审议,这是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024-03-08 09:12:04

赵乐际:

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宪法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常委会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作出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

2024-03-08 09:12:10

赵乐际:

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常委会坚持宪法实施、宣传、教育一体推进,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深化宪法宣传教育。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常委会坚持宪法实施、宣传、教育一体推进,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2024-03-08 09:12:27

赵乐际:

行使宪法赋予的任免权。任免或决定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组织宪法宣誓仪式。

2024-03-08 09:16:18

赵乐际:

做好代表资格审查工作。补选全国人大代表3人,终止代表资格24人。目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实有代表2956人。

2024-03-08 09:16:30

赵乐际:

二、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

2024-03-08 09:16:43

赵乐际:

认真行使国家立法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一年来,共审议法律案34件,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8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7件。

2024-03-08 09:16:53

赵乐际:

编制和实施立法规划。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报请党中央批准并转发实施。召开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部署落实立法规划。

2024-03-08 09:17:05

赵乐际:

加强经济领域立法。全面修订公司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审议增值税法、关税法草案。审议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

2024-03-08 09:17:23

赵乐际:

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动解决残疾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修改慈善法,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审议学前教育法、学位法草案和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

2024-03-08 09:17:27

赵乐际: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国家立法形式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启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

2024-03-08 09:17:39

赵乐际:

完善国家安全立法。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法治根基。修订反间谍法,丰富反渗透、反颠覆、反窃密斗争的法律工具箱。修订保守国家秘密法。

2024-03-08 09:17:50

赵乐际:

推进社会治理领域立法。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增加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的规定。修订行政复议法,审议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治安管理处包養網罚法修订草案。

2024-03-08 09:18:03

赵乐际: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填补涉外领域相关立法空白。修改民事诉讼法,推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024-03-08 09:18:17

赵乐际: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努力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2024-03-08 09:18:29

赵乐际:

三、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024-03-08 09:20:26

赵乐际: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一年来,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22个报告,检查5件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2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依法依规办理群众来信来访。

2024-03-08 09:20:31

赵乐际: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审议金融工作情况报告。检查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推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检查种子法实施情况,促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听取审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检查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区域协调发展、新时代侨务工作情况报告。

2024-03-08 09:21:43

赵乐际:

做好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作出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听取审议中央决算、预算执行、财政转移支付、财政文化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等报告,审查批准中央决算。作出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听取审议审计工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

2024-03-08 09:22:53

赵乐际: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监督。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五年规划。听取审议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

2024-03-08 09:23:09

赵乐际:

推动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听取审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报告。听取审议反家庭暴力工作情况报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听取审议精神卫生工作情况报告,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精神卫生服务水平。

2024-03-08 09:23:30

赵乐际:

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检查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执法司法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推动依法惩治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2024-03-08 09:24:45

赵乐际:

健全完善监督工作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审议监督法修正草案。推动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形成监督工作合力。运用法治方式推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完善制度。

2024-03-08 09:26:26

赵乐际:

四、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

2024-03-08 09:26:40

赵乐际:

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加强常委会同代表联系、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

2024-03-08 09:26:54

赵乐际:

健全和落实常委会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与418位代表建立直接联系。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邀请273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

2024-03-08 09:27:03

赵乐际:

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组建全国人大代表小组,鼓励代表倾听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呼声。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

2024-03-08 09:27:13

赵乐际: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代表提出的271件议案,交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审议完毕并答复代表。代表在大会期间提出的8314件建议、闭会期间提出的130件建议,交由承办单位办理并答复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75%。

2024-03-08 09:27:27

赵乐际:

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增强代表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优化升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功能。

2024-03-08 09:27:56

赵乐际:

五、服从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积极开展人大对外交往

2024-03-08 09:28:06

赵乐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按照党中央对外工作统筹部署,积极有效开展对外交流交往。

2024-03-08 09:28:15

赵乐际:

同外国议会交流合作更加活跃。委员长会议组成人员率团访问21个国家,与访华的150多位外国政要会见会谈。加强立法机构间的机制交流和对口交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增进理解互信、促进务实合作。

2024-03-08 09:28:25

赵乐际:

多边议会交往富有成效。派出28个团组出席多边活动。举办发展中国家、非洲英语国家、太平洋岛国、尼泊尔议员研讨班。

2024-03-08 09:28:35

赵乐际:

对外宣介更加自信主动。积极宣介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三大全球倡议”等理念主张和成功实践,深刻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功效,增强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024-03-08 09:28:48

赵乐际:

六、按照“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全面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

2024-03-08 09:28:57

赵乐际:

常委会把“四个机关”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任务,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2024-03-08 09:31:10

赵乐际: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2024-03-08 09:31:21

赵乐际:

大兴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人大履职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人大的法定职责。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受教育、转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的过程,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2024-03-08 09:31:33

赵乐际:

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全面修订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修改委员长会议议事规则、常委会会议工作程序等。

2024-03-08 09:31:46

赵乐际:

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作用。统筹修改各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

2024-03-08 09:32:15

赵乐际:

加强人大新闻舆论和理论研究工作。全方位宣传报道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成效,讲好中国人大故事、中国民主故事。

2024-03-08 09:32:26

赵乐际:

加强全国人大机关建设。履行好参谋服务保障的主责主业。

2024-03-08 09:32:42

赵乐际:

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协同。

2024-03-08 09:32:52

赵乐际:

各位代表!

2024-03-08 09:33:52

赵乐际: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担当尽责、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任、积极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2024-03-08 09:34:04

赵乐际: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立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有待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将虚心听取代表和各方面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

2024-03-08 09:34:18

赵乐际:

今后一年的任务

2024-03-08 09:34:28

赵乐际: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常委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3-08 09:36:43

赵乐际:

(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

2024-03-08 09:36:54

赵乐际: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认真落实常委会立法规划。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提高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

2024-03-08 09:37:05

赵乐际:

(三)扎实有效做好监督工作。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今年预安排35个监督项目。

2024-03-08 09:37:17

赵乐际:

(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制定关于加强全国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更好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2024-03-08 09:37:27

赵乐际:

(五)拓展深化人大对外交往。增强对外交往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更好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4-03-08 09:37:37

赵乐际:

(六)提升常委会自身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四个机关”建设,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2024-03-08 09:37:48

赵乐际:

精心组织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活动,总结、研究、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实践经验、优势功效,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024-03-08 09:38:11

赵乐际:

各位代表!

2024-03-08 09:38:23

赵乐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2024-03-08 09:38:35

李鸿忠: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03-08 09:38:46

李鸿忠:

下面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同志作报告。

2024-03-08 09:38:56

张军:

各位代表:

2024-03-08 09:39:37

张军:

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4-03-08 09:41:34

张军:

2023年工作回顾

2024-03-08 09:41:48

张军: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2024-03-08 09:41:59

张军:

一、做实为大局服务,以能动司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2024-03-08 09:42:10

张军: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

2024-03-08 09:42:19

张军:

促进公共安全治理。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对杀害多人、潜逃多年的劳荣枝依法核准、执行死刑,对大宗走私、制造毒品犯罪分子、累犯等坚决重判。严厉惩治境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持宽严相济,严惩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和骨干分子;对受蛊惑出售出租“两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沦为电诈“工具人”的在校及刚毕业学生等依法从宽处理,加强教育警示

2024-03-08 09:42:38

张军:

在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4万件2.7万人,同比增长19.9%。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严惩多次、巨额、向多人行贿犯罪。审结外逃人员回国受审案件371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没收违法所得特别程序案38件,追缴违法所得4.5亿元及价值数亿元房产等,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的迷梦。

2024-03-08 09:43:01

张军:

助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判罚力度。某新三板公司在股票发行中虚增营收3亿元、少披露银行借款10亿元,欺诈增发股份,法院判令其赔偿投资者4900万元,公司高管承担最高100%连带责任,疏于核查验证的中介机构承担20%连带责任。金融行为须合规,高管违法要严罚,中介失职必追责。

2024-03-08 09:43:13

张军:

依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决纠正把经济纠纷当犯罪处理,一、二审对16家企业、34名企业主和管理人员依法宣告无罪。力解中小企业急难,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执行到位金额187.8亿元。有力支持民营企业反腐败、“打内鬼”,审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件6700余件8100余人,同比增长26.6%。对658家涉案民营企业适用刑事合规程序。司法当好民营企业“老娘舅”,重在真厚爱真严管!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从刑事领域拓展至民事、行政、执行领域,相关案件已达1700余件。某纺织印染企业超标排污多次被罚,促其合规整改,去年四季度产值同比增长85.7%。司法助力企业走出困境,有政策、有空间,携起手,更有作为!

2024-03-08 09:44:44

张军:

破产审判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审结破产案件2.9万件,同比增长68.8%。引导可重整的不清算,助“危机”企业寻“新机”,审结破产重整、和解案件1400余件,762家陷入困境企业成功重整,盘活资产8790亿元,11.8万名员工稳住就业。梁某被裁定个人破产重整,与债权人协商免除利息、偿还本金,梁某努力打拼,提前完成履约,我国境内首宗个人破产案审结执结。个人可破产、可重整,更可再创业!

2024-03-08 09:47:26

张军: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权,适用惩罚性赔偿319件,同比增长1.2倍,判赔金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5倍。审理“蜜胺”发明专利侵权案,在判令侵权方赔偿2.18亿元基础上,执行中促成全面和解,侵权方获得使用许可,权利人最终获偿6.58亿元,刷新国内知识产权案件纪

2024-03-08 09:47:33

张军: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3.2万件,同比下降5.8%,其中涉环境污染案件5300余件,同比下降11.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严惩环评造假,对弄虚作假、情节恶劣的“环评报告贩子”定罪判刑,终身禁业。某电力公司未履行全额收购风电和光伏发电法定责任,被提起公益诉讼,经诉中调解,承诺投资数亿元用于新能源配套电网建设,促进形成共识:法定义务须履行,“弃风弃光”不可行。

2024-03-08 09:48:02

张军:

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涉外司法效能,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2.4万件、海事案件1.6万件,同比分别增长3.6%、5.3%,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近10天。便捷规范化解国际商事纠纷,成功调处一中外企业间标的额10亿元纠纷,促使双方各自撤回境内外多起关联诉讼,合作关系得以修复。调解这一“东方经验”漂洋过海,彰显中国法治智慧。

2024-03-08 09:48:09

张军:

二、做实为人民司法,以能动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

2024-03-08 09:48:22

张军:

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制定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弘扬契约精神、促进公平交易。准确把握民法典医疗机构免责事由规定,明确医疗机构善尽诊疗义务或限于当时医疗水平难以诊疗的不担责,让符合规范的诊疗活动有保障,全力救治患者的医生受保护。

2024-03-08 09:49:33

张军:

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审结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14.2万件。破除以劳务连环外包、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用工责任的“障眼法”。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让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有力支持依法维权。依包養法审理“宠物伤人”案件,明确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李某向多地制销30余种不合格农药,严重危害收成、农民损失惨重,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昭示:坑农害农、国法不容。

2024-03-08 09:55:45

张军:

用情断好百姓家务事。审结婚姻家事案件217万件,同比增长19.5%。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暴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对以“爱”之名家暴未成年人、离异后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予以司法规制。发出各类人身安全保护令5695份,同比增长41.5%。牟林翰凌辱同居女友致其自杀,以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确立了婚前同居施暴须以家庭成员承担刑事责任的司法规则。社会在发展,司法须前行。

2024-03-08 09:56:01

张军:

从严惩治网络暴力。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组织及屡教不改者。明确网络侮辱诽谤,造成被害人、其近亲属身心严重损害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等,以公诉案件追究刑事责任。杨某为泄私愤在网上散布未成年人私密信息,致被害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被提起公诉,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2024-03-08 09:56:13

张军:

全方位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同比增长28.5%。督导失责父母当好合格家长。依法引领校园保护。小学生体育课意外受伤,家长起诉学校,校方已尽必要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对学校依规组织体育活动等不施以苛责,有利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生校内“抽凳子”玩闹受伤,学校强调学生守则,老师经常提醒,已充分尽职,法院判决由“闯祸”孩子家长担责。孩子虽在校,家长也有责,校园安全须共同守护。

2024-03-08 09:56:23

张军:

久久为功解决执行难。执结案件97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3.1%。注重区分失信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失能”,对确无能力履行义务的,不纳入失信名单,记录失信320.7万人次,同比下降3.1%;为努力偿债的被执行人及时修复信用2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5.9%,依法执行、人性化执行受到称赞。做实以执行促发展。善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措施,以“放水养鱼”更实保障各方权益。力推异地法院交叉执行,排除各种干扰,攻坚难案积案。去年10月以来,异地交叉执行1万余件,取得实质进展42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206.7亿元。

2024-03-08 09:56:33

张军:

强化人权和诉讼权利保障。做实人权司法保障,以程序促公正。针对涉诉信访多为重复访的情况,以“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决心推进“有信必复”。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带头,各级法院领导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妥善化解“停尸不化”14年等一批陈年积案。

2024-03-08 09:56:44

张军:

强化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保障。探索“海内+海外”、“线上+线下”侨益保护路径,便利侨胞诉讼。台胞调解员以同乡同音优势促成调解,维护争讼双方合法权益。加强与港澳司法机构交流合作,创设内地与香港法官双向交流机制,第七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论坛在澳门成功举行,共同为中华法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2024-03-08 10:04:05

张军:

三、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以能动司法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

2024-03-08 10:04:18

张军:

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总对总”多元解纷,携手发挥行业专业调解优势,成功调解纠纷近1200万件。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责,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街镇社区、各行各业落地落实。

2024-03-08 10:04:30

张军:

坚持办案就是治理。针对近年来涉彩礼纠纷增多甚至引发恶性案件,制发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针对“知假买假”索赔有利惩治假冒伪劣,也存在借维权敲诈等乱象,发布典型案例,亮明惩治造假售假司法态度,明确只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公众、商家广泛认可,延宕20多年“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得到规范。2020年8月,制发依法适用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以来,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第二十条”已被唤醒,还要持续落到实处。

2024-03-08 10:04:44

张军:

充分发挥律师促公正、助治理作用。建立“四方会商”机制,推动解决制约律师作用发挥的堵点难点问题。对阻碍律师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等问题及时调查处置,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权利。

2024-03-08 10:05:00

张军:

四、抓实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以能动履职保障司法公正

2024-03-08 10:05:12

张军:

以扎扎实实“学思想”促进“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深入开展向“时代楷模”鲍卫忠等英模学习活动,涌现出周淑琴等一大批秉公司法、公正为民的好法官好干部,黄光德等14名司法人员倒在法庭、牺牲在执行现场,为党和人民的审判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永远激励我们奋力前行。

2024-03-08 10:05:24

张军: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司法公开,今年已上网文书216.5万件,同比增长1.1倍;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上网文书3.5万件,同比增长4.7倍。

2024-03-08 10:05:40

张军:

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上级法院提级管辖具有指导意义、重大影响案件2200余件,同比增长1.1倍。创建“人民法院案例库”,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入库案例,法官办案必须参考;同时向社会开放,供当事人诉讼、律师办案、学者科研、群众学法使用。

2024-03-08 10:07:15

张军:

充分发挥科学考评“指挥棒”作用。完善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将年度结案率调整为审限内结案率,去年审限内结案率为97.7%,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多年难以解决的“年底立案难”问题从根子上得到治理。设定“案-件比”指标,强化案件全周期管理,努力促进一审案结事了。开展长期未结、久押不决案件专项清理,全国法院审结三年以上未结诉讼案件1900余件、久押不决案件2400余件6900余人,清理占比分别为81.3%、86.8%。

2024-03-08 10:10:30

张军:

把严管就是厚爱落到实处。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把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靶向整治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121.1万人次记录报告信息193.8万条,同比分别增长7.5倍、11.8倍。

2024-03-08 10:10:43

张军:

五、自觉接受监督,以能动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03-08 10:10:56

张军: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得益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监督,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支持,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热忱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衷心感谢!

2024-03-08 10:18:15

张军:

我们清醒认识到,与党和人民要求相比,法院工作还有许多不足。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还有差距,强化诉源治理的认识和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审判管理制度落实仍有不少问题,全面从严管党治院存在薄弱环节。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改进。

2024-03-08 10:18:27

张军: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03-08 10:18:54

张军:

2024年,人民法院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能动司法,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依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法治环境。狠抓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推诉源治理。完善监督体系,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法院铁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贯通落实审判管理、政务管理和队伍管理。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以廉洁司法确保公正严明司法。

2024-03-08 10:19:03

张军:

各位代表,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定信心、开拓奋进,求真务实、担当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3-08 10:19:14

李鸿忠: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03-08 10:19:27

李鸿忠:

下面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同志作报告。

2024-03-08 10:19:42

应勇:

各位代表:

2024-03-08 10:19:52

应勇:

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24-03-08 10:20:11

应勇: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最高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4-03-08 10:20:24

应勇:

一、为大局服务,充分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2024-03-08 10:20:37

应勇: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2024-03-08 10:20:49

应勇: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2.6万人,提起公诉168.8万人。对严重犯罪保持“严”的震慑。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从严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突出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诈骗、毒品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对蒋四兴、薛三元锤杀船员等137起发案二十年以上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让正义虽久必至、虽远必达。

2024-03-08 10:27:53

应勇:

宽严相济促犯罪治理。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不批捕26.6万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决定不包養網起诉49.8万人。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一审服判率96.8%,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36个百分点。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制定专门意见,统一全国醉驾执法司法标准,形成行政处罚与刑事追究衔接的醉驾治理体系。

2024-03-08 10:28:03

应勇:

充分履行反腐败检察职责。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万人,已起诉1.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干部25人。起诉行贿犯罪2593人,同比上升18.9%,对14名逃匿、死亡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许国俊贪污挪用巨额公款后潜逃国外二十年,经持续追逃被强制遣返,广东检察机关依法起诉,彰显有逃必追的坚定决心。

2024-03-08 10:28:13

应勇:

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制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3条检察意见。针对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侵害企业利益问题,出台12条检察举措,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2024-03-08 10:28:23

应勇:

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出台45条举措,强化综合保护。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同比上升40.8%。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是2022年的2.7倍。开展涉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促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2024-03-08 10:29:16

应勇:

坚决维护金融安全。制定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23条检察意见,严厉打击金融犯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2.7万人。起诉洗钱犯罪同比上升14.9%。项某帮助他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高价收购“虚拟币”并通过境外交易商抛售,非法汇兑18亿余元至境外,上海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决不让“黑钱”漂“白”。

2024-03-08 10:29:26

应勇:

推动网络空间依法治理。制定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意见,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同比包養上升36.2%。坚决惩治网络暴力“按键伤人”,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严厉打击“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依法严惩电诈网赌,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同比上升66.9%。办理互联网领域公益诉讼6766件,用法治力量维护网络清朗。

2024-03-08 10:29:35

应勇:

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快餐店老板与持刀闯入店内敲诈行凶的歹徒对砍致其死亡,棋牌室管理员制止酒后持刀滋事者将其划伤,检察机关均认定不构成犯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某学院副院长猥亵未成年女生,该生父亲愤而将其打成轻伤涉嫌犯罪,检察机关对事出有因、情节较轻且自首的打人者依法决定不起诉;对仅被行政拘留的猥亵者监督立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彰显法理情统一的司法力量。

2024-03-08 10:29:44

应勇: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犯罪,维护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协同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用法治守护中华文脉。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4-03-08 10:29:53

应勇:

二、为人民司法,在检察履职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4-03-08 10:32:00

应勇: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

2024-03-08 10:32:10

应勇:

守护群众身边安全。积极参与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依法严惩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犯罪。协同整治医保领域欺诈骗保,依法守护老百姓的“救命钱”。

2024-03-08 10:32:20

应勇:

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起诉污染环境犯罪3831人。加大破坏资源保护犯罪惩治力度,起诉3.5万人。办理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8.4万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环境资源检察工作,得到有力监督支持。

2024-03-08 10:32:30

应勇:

依法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99.8%,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97.3%。

2024-03-08 10:32:38

应勇: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性侵、伤害、虐待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起诉6.7万人。对情节较轻的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3.1万人;犯罪严重的,起诉3.9万人。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导性案例,严惩“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侵害等犯罪,协同防治网络沉迷,引导安全用网上网。优化检察综合履职,携手各方为孩子们撑起法治蓝天。

2024-03-08 10:32:50

应勇:

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严惩侵犯妇女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犯罪,起诉4.6万人。对2.3万名妇女予以司法救助。深化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在四级检察院开设接待专窗,畅通妇女儿童权益特殊保护的“绿色通道”。

2024-03-08 10:33:01

应勇:

依法保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1983件。积极参与欠薪治理,起诉1082人,追索欠薪3.8亿元。对权益受损但无力起诉的,支持提起民事诉讼7.7万件,保障公民依法有效行使诉权。

2024-03-08 10:33:10

应勇:

坚决守护“国防绿”“英烈红”。依法惩治危害国防利益、侵犯军人军属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犯罪,起诉364人。办理国防和军事领域、军人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1202件。办理英烈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875件。针对一些散葬烈士墓管护不到位问题,山东检察机关携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持续三年开展专项活动,督促集中迁建或就地保护5326处。3名网络自媒体博主将一开国少将造谣成革命叛徒,浙江军地检察协作,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英烈荣光不容亵渎。

2024-03-08 10:33:20

应勇:

切实维护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2024-03-08 10:34:37

应勇:

三、为法治担当,以检察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24-03-08 10:34:47

应勇:

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

2024-03-08 10:36:39

应勇:

深化刑事立案、侦查和审判监督。对侦查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监督立案、撤案13.9万件。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21万人、不起诉5.4万人;对应当逮捕、应当起诉而未提请逮捕、未移送起诉的,追加逮捕1.9万人、追加起诉9.9万人。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7876件。陈仓伙同他人入室盗窃,被发现后杀人灭口,案发十七年后被查获。法院认为证据间存在矛盾判其无罪,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现有证据已形成完整链条,能排除合理怀疑,依法提出抗诉,被改判为死缓。四川检察机关审查“毛某强奸杀人案”时,发现客观证据不能认定其作案,真凶另有他人,督促公安机关依法释放并持续跟进监督,十四年后真凶落网。让有罪者受惩、还无辜者清白,彰显法治正义。

2024-03-08 10:37:00

应勇:

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受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案件同比上升25.2%。做优民事诉讼监督。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改变率88.4%。加大行政诉讼监督力度。行政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改变率75.7%。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有机衔接。对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行为,提出检察建议3.2万件。

2024-03-08 10:37:10

应勇:

深化公益诉讼检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原创性成果。牢记“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6万件,回复整改率99.1%。依法提起诉讼1.3万件,99.96%得到裁判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列入立法计划,推动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法制化。

2024-03-08 10:37:20

应勇:

加大检察侦查工作力度。对在诉讼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犯罪,立案侦查1976人,同比上升36.5%。十年前4名监狱民警殴打一服刑人员致死,编造系因病死亡,其家属多年控告未果。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该线索并交办,甘肃检察机关立案侦查,4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对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确需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依法立案侦查176人。某派出所副所长伙同他人组局敲诈,湖南检察机关立案查办8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司法腐败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影响司法公信,必须依法严惩。

2024-03-08 10:38:39

应勇:

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制定数字检察规划。

2024-03-08 10:40:41

应勇:

四、接受人民监督,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2024-03-08 10:40:51

应勇:

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在人民监督下依法履职。

2024-03-08 10:41:02

应勇: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履职制约,有力保障检察机关依法履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向案件当事人全面公开办案进程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及时公开重要案件办理情况和检察法律文书,每季度发布检察办案数据、典型类案等。对媒体反映的涉检问题快速核查、及时回应,真诚接受监督。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

2024-03-08 10:41:11

应勇:

五、强化自身建设,锻造新时代检察铁军

2024-03-08 10:41:20

应勇: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机关的鲜明政治底色,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2024-03-08 包養10:41:30

应勇:

加强专业素能建设。强化检察业务管理。与2022年相比,个案平均审查起诉时间减少4.8天,捕后判决无罪和免予刑事处罚下降24.8%,受理刑事赔偿案件下降30.5%,抗诉案件改变率上升6.3个百分点,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信访下降7.9%,法律监督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2024-03-08 10:41:44

应勇: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制定检察改革规划。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内外部、上下级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深化全面从严治检。持续深化落实“三个规定”,有问必记录,逢案必倒查,有责必追究。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2024-03-08 10:41:55

应勇:

各位代表,迈上新征程,伴随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人民检察事业稳步前进。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也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国务院大力支持、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配合与制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热忱关心,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衷心感谢!

2024-03-08 10:42:07

应勇:

我们清醒认识到,检察工作还有不少突出问题。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检察履职仍需加强,职责履行存在薄弱环节,检察人员监督办案理念、素质能力有待提升,基层基础工作仍待加强,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尚待完善。我们将努力加以解决。

2024-03-08 10:42:19

应勇: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依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用法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做实人民群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持之以恒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建设过硬检察队伍。

2024-03-08 10:42:28

应勇: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本次会议要求,奋力开创人民检察事业新局面,努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2024-03-08 10:42:37

李鸿忠:

各位代表:今天全体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2024-03-08 10:42:47


徐睿霞委员: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规查包養網心得模_中国网

原标题: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规模

【连线代表包養網委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就业”,对此,内蒙包養網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睿霞委员表示,“内蒙古要深入实施就业扩容提质工程,全力完成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的年度任务,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徐睿霞委员建议,全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包養向,构建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推动财政、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

徐睿霞委员认为,应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落地,广泛挖掘新的就包養业增长点,加快释放政策性统筹就业岗位,拓宽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空间,不断扩大就业岗位规模。服务新质生产力,聚焦市场紧缺职业工种、产业用工需求,开展大规模针对性就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大力推行‘大数据+铁脚板’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打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示范性零工市场,不断提升就包養业公共服务精准化、便捷化水平。”徐睿霞委员说。

(记者 高平 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