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在爸爸们修的足球场上踢一场村级去九宮格時租联赛_中国网

共享會議室

在马利村的足球场上,担任裁判员的嘎玛群美在比赛中进行判罚(1月21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马利镇平均海拔约3700米,念青唐古拉山与他念他翁山环绕境内,怒江穿行其间。“马小樹屋利镇第七届‘迎新杯’足球赛”在该镇马利村一座简易球场上展开。

“虽然还是尘土飞扬,但比以前已舞蹈場地经好了不少。”嘎玛群美说。十年前,这里还是一块布满乱石的荒地。当时还是高中生的嘎玛群美便组织周分享边喜欢足球的孩子平整土地,插上木棍作球门,成为这座球场家教的雏形。

如今,嘎玛群美从西藏民族大学体育专小樹屋业毕业,回乡成为了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喜欢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也都希望有一座宽阔平整的球场供孩子们运动。于是,已为人父的嘎玛群美与村里的其他爸爸们带头翻新交流场地,组织球赛。筹措经费、购买物料、平整球场、修理设施……在爸爸们的带动下,几乎全村人都参与进来建设球场。终于,今年比赛如期在翻新后的球场举行,吸引了周边12支队伍参加。村民们品尝着酥油茶和风干肉,席地观赛,共迎藏历新年,一场乡村球赛成为这座藏东小镇的“世界杯”。

目前,西藏全部74个县(区)都已拥有足球场,标准足球场的建设也在向基层乡镇拓展,仅洛隆县就有5人制、7人制和11人制足球场共6座,并计划新建、改造三个乡镇足球场。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马利村的爸爸们就能看到孩子们在家门口的绿茵场上驰骋。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让年味儿更“燃”——春节体育年俗热新观察_中去九宮格交流国网

新华社太原2月26日电(记者刘扬涛、马晓媛)挠羊赛、跑马排、健身龙、演社火……眼下各地体育年俗活动异彩纷呈,让喜庆的春节氛围多了一些“燃”的味道。人们在体验古老民俗的同时,欣赏一个个力与美迸发的瞬间,感受文化之美、体育之美。体育年俗火爆的背后,是中国人对传统习俗的重视和传承,也体现了百姓对健康、多彩生活的崇尚与追求。

体育年俗“点燃”龙年春节

“抱腿!使劲儿!倒了倒了!”农历正月初十下午,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古城广场上人山人海,一场激烈的挠羊赛正在上演。赛场上,两名选手斗技角力,争得面红耳赤。赛场下,观众扯着嗓子加油、叫好,喊得也是满脸通红。

挠羊赛是流行于忻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摔跤活动,已传承近千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在当地意为“扛”,“挠羊”就是“扛羊”,意为比赛获胜者可将一只羊扛走。

“别人有‘村超’,挠羊赛就是我们的‘村跤’。”项目传承人朱富山告诉记者,在忻州市的忻府区、定襄县和原平市等地,几乎人人都爱看摔跤,很多人都参与摔跤。村里逢年过节、办庙会,都要组织挠羊赛,男女老幼齐上场,有时能从晚上一直比到天亮。

夜幕降临,距离忻州古城70多公里远的太原古县城里,一场盛大的社火表演正在进行。走在最前面的表演者叫贾天仓,只见一条一米长的软绳,两头各拴着一个燃着木炭的铁丝笼,在他的手指间、腕部、嘴上被耍得上下左右飞舞,笼中木炭借风变红,犹如一条条火龙绕人翻滚,引舞蹈教室来观众的阵阵惊叹。

贾天仓介绍说,他表演的项目叫“风火流星”,主要流行于太原市晋源区,是一种集传统杂技与武术于一身的民间技艺。“风火流星与武术关系密切,把绳两端的铁丝笼换成金属锤头,就是流星锤。练习时从头到脚都有动作,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它趣味性很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他说。

挠羊赛和风火流星只是春节期间民俗体育活动的冰山一角。在全国各地,舞龙舞狮、小樹屋社火表演、踩高跷、扭秧歌等各色项目纷纷迎来高潮,九宮格民俗体育热潮涌现。

传统民俗蕴含无限“动能”

春节期间,89岁的挠羊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富海跟家里小辈们学习用手机上网,因为网上有他心心念念的摔跤赛直播。

崔富海是第一届全运会摔跤冠军,他的家族中五代人都从事摔跤事业。“我父亲就是挠羊汉,我从小喜欢摔跤。那时候条件差,随便找个草垛都能摔,有时为了去别九宮格的村参加一场比赛,我得徒步走二三十里地。”他说,“现在孩子们条件好太多了,有了专业的场地、设备。我的重孙子现在是摔跤教练,经常出国参加比赛,坐飞机方便得很。”

时代在发展,但在崔富海的眼里,拥有悠久历史的挠羊赛,其精神内涵却始终未变。

“挠羊赛的一个特点是不分大小、不设级别,任何人都能上场切磋,赛场上经常出现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情况,这也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崔富海说,“拼搏、不服输、敢于挑战,这种体育精神是摔跤赋予我们的财富。”

在山东省青岛市,名为“健身龙”的民俗体育项目也迎来了传承发展的好时期。健身龙又叫“彩带龙”,由传统舞龙演化而来,龙头用一根短绳系着,龙身由10米长的丝织物制作而成,牵动龙头时,龙身随之飘舞,煞是好看。

“今年是龙年,健身龙项目特别受关注和青睐。”青岛市民俗体育协会会长崔振华说,近年来健身龙项目发展很快,长期参与人数从过去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三五百人,其中还有不少学生。

崔振华表示,民俗体育类项目历史传承久、群众基础广、参与门槛低,容易激发起大众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近年来通过运动会、展演等活动的举办,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在促进大众强身健体的同时,这些民俗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知不觉间传承了下来,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在传承中求变、求新

春节期间,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举行“小樹屋交流马奔腾·三都飞跃”新春游园会,赛马、马术表演、马队巡演等马文化元素系列活动纷纷上演。赛场上精彩的角逐吸人眼球,赛场下的骑马体验也让游客兴趣浓厚,纷纷在赛道上感受马背上的小樹屋乐趣。

赛马是水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庆祝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水族赛马的独特之处是不需要马鞍,保持原生态的骑法。近年来,随着这项民俗越来越受关注,其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融入更多娱乐性、体验性元素,以此吸引更多外来游客。

据统计,2月15日活动当天,三都自治县接待游客接近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個人空間入超过2000万元。从民俗到名片,赛马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百姓也有了新的意义。

像水族赛马一样,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俗体育项目正在积极探索形式、内容上的改变与创新。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关去九宮格共享空間切事丨最是书香能致远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最是书香能致远  

新华社记者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云南昆明开幕。彩云之南,书香氤氲。书承文脉,香满家国。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全社会掀起读书热潮。

放眼中华大地,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爱读书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习近平】

对于天津市河西区的居民吕佳奇而言,读书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工作繁忙,他也坚持在每周末抽出几个小时,来到图书馆,与书为伴。

不久前,他发现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西岸书斋,立刻前来“探馆”。崭新的书架、琳琅满目的图书、清新雅致的阅读环境,令他深感满足。

“这里的图书品类众多,借阅起来也十分方便,是处读书的好地方。”吕佳奇在书斋中拍下许多张照片,“等我选好就可以直接来借阅了”。

吕佳奇的切身感受,是书香社会的生动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共建书香社会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在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西岸书斋,读者共享空間在阅读书籍(2023年4月21日摄)。新华社小樹屋记者 孙凡越 摄

在河西区图书馆副馆长徐瑞琳的办公电脑里,保存着一份份令她欣喜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河西区借书还书流通量达到了25000多册次,这还不包括仅阅览、不借阅的数量,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图书流通量的提升,说明在全民阅读的号召下,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徐瑞琳介绍,以前多是老人和青少年常来图书馆,近年来,“上班族”也开始频繁“打卡”各级图书馆,“我们每年都要举办上百场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百姓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4月20日,山东省济南市第十四届“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在济南市图书馆启动,小学生在阅读节上参与换书活动。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推动下,全民阅读工作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由城市向农村、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城市、偏远山区扩展延伸,中华大地书香飘荡。全国各地以全民阅读大会的举办为契机,积极寻求、主动贴近广大读者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深入开展阅读活动,一大批接地气、具新意、有特色的读书活动持续举办,不断掀起全民阅读热潮。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10年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76.3%上升至81.8%,提高了5.5个百分点。

从“打卡”各地纷纷涌现的“最美书店”,到参与形式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到百姓主动走进阅读空间享受静谧而美好的阅读时光……徜徉书海,共品书香,人们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力量、感悟美好生活、丰富精神内涵。

出好书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习近平】

波澜壮阔的英雄事迹、五彩斑斓的自然奥秘、诗意盎然的文学经典……世界读书日前夕,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第一小学的好书共享会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讲述最近读到的好书、收获的知识。

“我最近正在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不仅从书里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五年级学生刘诗杰说,“我准备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多读些这样的科普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月28日,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在智慧图书借阅室里专注阅读。(沈阳市铁西区委宣传部供图)

对知识的向往,也是对好书的呼唤。全民阅读,启慧增智,离不开高质量出版物的丰富供给。

聚焦不同阅读群体需求,出版行业不断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近年来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优秀原创文学出版工程、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优秀科普读物出版工程等重点主题出小樹屋版物、重大出版工程、原创精品出版工作,组织了“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评选,向社会推荐了一大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图书,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阅读需求。

2023年7月31日,在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读者在阅览选购新书。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与此同时,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各地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不断升级,新型阅读空间建设不断推进。

这些不断优化的阅读资源、纵深推进的工作举措,保障了人民群众有书读,引导了人民群众爱读书,支撑了人民群众读好书。

如何让“书香不怕巷子深”,让优质出版物找到最合适的读者?丰富多彩的好书推荐和阅读活动助力书香飘向每一个角落。

千万余字的“北京文化书系”彰显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北上》《云中记》等多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宝水》等获茅盾文学奖……北京2023年创立“京华好书”推荐平台,以出版好书、发现好书、推广好书为重点,引领阅读风尚、服务读者群众。

“聚焦精品创作生产、丰富内容供给是深化全民阅读的基石。”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翟德罡说,不仅要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还要创新建立推荐机制,把好书真正选出来,让好书真正传开訪談来。

针对残障群体,阅读服务和保障水平同样不断提升。

随着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国家版权局出台《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为视力障碍人群提供阅读保障。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阅读需求,人民群众的阅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善用书

【“向书本学习家教,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读书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习近平】

深居云南大山里的毕家富,从一本书上知道了澳洲坚果这种作物。

“看完这本书,我就去找澳洲坚果苗了。”毕家富是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兴塘村人,喜欢看书。20多年前的一天,他偶然翻到一本书,教學由此开启和这个舶来品的奇妙缘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家富找来100株澳洲坚果苗,种在自家地里。图书,成了他最好的帮手。知道哪里有育苗或者养护方面的书,他来回走上几个小时也不在乎。通过不断看书学习,他逐渐掌握了种苗培育等技能,把澳洲坚果做成了响当当的产业,还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读书学到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毕家富说。如今,年过七旬的他依然坚持看书学习,还接触到电商直播这些新鲜事物,期待着家乡产的澳洲坚果能卖到更远的地方,搬上更多人的餐桌。

去年10月,2023“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在四川成都天府书展正式向社会公布。其中不乏《描绘乡村振兴最美底色:连环舞蹈教室画集“脱贫故事绘”》《蔬菜栽培技术大全》等反映乡村振兴成果、帮助农民提升致富技能的优秀图书。

2023年10月24日,山西省左权县图书馆和左权县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人员在左权县寒王村向村民发放杂志和科普宣传单。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中央宣传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举办部务会专题读书班;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的学习交流会上,大家结合对《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等理论著作的学习体会,讲收获、谈思考;国家民委以加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少数民族文字版翻译出版等工作为契机,厚植理论功底;农业农村部集中一周时间办专题读书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相关著作列为学习资料……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永兴学校一角。新华社记者 王明玉 摄

海风轻拂,书声琅琅。在祖国最南端的学校——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有一座“流动式图书馆”。摆放于校园内各个角落的8000多册图书,和学校旁小樹屋边免费开放的三沙市图书馆,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浸润着书香,小小的心灵有了大大的梦想。三年级学生陈紫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带领更多学生通过阅读看到更远的世界……”

永兴学校业务副校长郭兴说:“永兴岛不大,但当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在书中却能看到比眼前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阅读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乎民族的未来。

让我们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不负春光,与书同行。

乡村小规模学校如何“优而美”(一线调研)查包養網_中国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近年来,“撤点并校”优化了学校布局,集中了办学力量,但仍有部分乡村小规模学校在方便偏远地区学生入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对于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编  者

早上6点50分,啾啾鸟鸣唤醒了刚读小学一年级的陈嘉霖。他一骨碌爬起来,穿衣洗漱,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便跟随四年级的哥哥陈子健一道上学去了。

平坦的柏油路顺着半山腰蜿蜒,兄弟俩走得欢快,包養平台推薦沿途不时有小伙伴加入进来。不一会儿,这群小学生就到达了位于村口的金塘小学,教师们正在校门口迎接。

金塘小学是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云集村的村小。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共有48名学生和9名教师,属于乡村小规模学校。

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金塘小学持续探索,通过建强支教队伍、发挥小班教学优势、盘活社会资源、优化办学条件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从“小而弱”到“优而美”。

学校是“撤”是“留”?

多方考量抉择,倾听村民呼声

“有哥哥领着,路上还有村里的孩子做伴,我很放心。”陈嘉霖和陈子健的母亲钟添花说。

10年前,钟添花生下子健后,便不再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小孩。

“若没有村小,我们只能把孩子送到镇上读小学。去镇上的路单程就有八九公里,每天来回接送费时费力。”钟添花说,如果在镇上上学,最可行的办法就是租房陪读,但一年的房租再加上吃穿用度,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此外,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顾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

钟添花家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云集村与长沙市宁乡市、湘潭市雨湖区交界,离长沙市区较远。村里共有1427户4000多人,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在市区购房安家,但仍有部分村民生活在这里,依然渴求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金塘小学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最多时全校曾有三四百名学生。到了2015年,学生人数约100人。金塘小学是否还有办下去的必要?这一问题,成为当地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

当时,村小生源减少,在湖南各地不同程度出现。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要求各地严格按程序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撤并与恢复。当年5月,为了进一步集中办学力量、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新一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展开调整。莲花镇中心学校作为辖区内教学管理服务机构,专门对镇里的农村学校开展了多次深入调研。

学校是撤还是留,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实际需求。走访云集村时,莲花镇中心学校校长李双全发现,保留金塘小学的呼声十分强烈。

“学校不能撤并,我们想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读书!”钟添花记得,当得知金塘小学有可能被撤掉,很多村民都找到调研人员和村干部,反映自己的心声。

李双全介绍,调研发现,金塘小学所在包養網 花園的云集村位置比较偏僻,若是该校被撤掉,孩子们的上学成本会提高不少。同时,如果村里学生全都在莲花镇就读,镇上小学的校园面积和教学设施也难以满足需求,而金塘小学原本的教学楼和教学装备又闲置浪费了。

答案渐渐清晰了起来。调研结束,按有关程序报批同意后,莲花镇“撤点并校”正式启动。除了4所可被莲花镇中心小学辐射的村小外,其他6所村小保留并继续办学,其中两所为乡村小规模学校,金塘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怎样从“弱”到“强”?

建强支教队伍,发挥小班优势

这学期,陈子健所在的四年级班迎来了新班主任易婷。此前的班主任欧阳倩丹结束了两年支教,回到原单位岳麓区第一小学。

两年前来到这个班时,欧阳老师教授英语、语文两门课程。为了让班里的学生们包養增加阅读量,每天午休后,她都会在教室里陪孩子们至少阅读20分钟。由于班上仅有10名学生,语文课上,全班同学都会轮流上台分享阅读感悟。

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的语文基础更牢固,学习兴趣也提升了。以前,陈子健在课上回答问题都会紧张得不敢抬头,现在他已经能落落大方地清晰表达,自信洋溢在脸上。

班主任换了人,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们又能否适应?

过去几年,身为学校教导主任的易婷和全校四五十名学生朝夕相处,本来就对四年级班的情况非常熟悉。成为班主任前的暑假,易婷到班上每一个孩子家里做家访,更详细地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方法。开学后,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这学期我们延续了欧阳倩丹老师的一些好做法,并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设计课堂活动和教学方法,引导每个孩子积极开动脑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易婷说,在课堂上,她尽量用提问、对话替代长时间的知识讲授,学生们也都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

202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发布,提出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小班教学优势,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个性化教学和针对性辅导,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育人水平。

“和城区学校相比,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班级更像为学生‘开包養網小灶’。”易婷说,对教师来说,也能够更从容地掌握班上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如今,金塘小学的9名教师中,有2名本校教师、7名支教教师。其中,区级骨干教师2人。

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湘江新区,支教教师成为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板的生力军。

“每一名前往乡村学校支教的教师,都经过了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湘江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晓丽介绍,每年教育部门发布支教教师选派计划后,由教师们自行报名,其所在的学校根据教学成绩与工作表现进行评分选拔,经教育局考察通过后,获得支教资格。

湘江新区教育局明确,评定高级教师职称时,农村教育工作经历作为必要条件。前往乡村支教的教师,可以享受乡村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教师节表彰项目单独设立乡村教育奖,对在农村支教的优秀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李晓丽告诉记者,为了让支教教师更加适应乡村教学特点,教育局每年都会对他们进行培训。湘江新区各乡镇的中心校还安排青年教师与支教教师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同支教教师分享经验,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金塘小学的“软实力”不断增强。湘江新区教育局每年对下属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考核教育教学活动等。在2022年度考核中,金塘小学荣获一等奖,当年获得一等奖学校的占比为30%。

如何既“优”又“美”?

改善校园环境,优化办学条件

阳光穿过树枝,体育课上,陈子健和同学们尽情地在色彩明快的塑胶运动场上奔跑、投篮。平时文静的班长黄姝晴也加入进来,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以前的水泥地变成了塑胶地,弹性好又防滑,孩子运动不容易受伤。”听闻操场变了样,黄姝晴的母亲朱娜十分欣喜。

黄姝晴的姐姐黄姝雯也曾就读于金塘小学,目前在莲花镇实验中学上初三,成绩名列前茅。本来,朱娜也可以让姐妹俩在城区入读对口小学,但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朱娜还是选择将孩子送到她们父亲曾就读的金塘小学。

“从不觉得孩子在村小上学就比在城里差。”如今,学校每年都有新变化,让朱娜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湘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十分重视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每年都拿出资金逐步对学校开展提质改造。

据金塘小学原挂职校长谭明君介绍,2021年以来,金塘小学解决了许多问题,校园环境大大改善——

金塘小学的老校门前曾有一个长陡坡,因与县道相连,往来车辆较多,存在安全隐患。2021年8月,在莲花镇政府的帮助下,校园另一侧修建了新校门,孩子们上下学更安全。

2021年暑假,湘江新区教育局对金塘小学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建好专递课堂教室,完成弱电整体改造,在教室安装了教学一体机。2022年,教学楼外墙贴上了新瓷砖,教室内部的墙壁也粉刷一新,还换上了护眼灯。

有硬件做支撑,如今金塘小学有了更优质的课程。

通过专递课堂这一利用互联网授课的教学模式,孩子们能够和莲花镇中心小学以及其他城市学校的学生们共上一堂课,并与授课教师实时对话交流。专递课堂有效解决了该校专任艺体教师缺乏的问题。

同时,金塘小学还充分利用周边社会资源,引入特色课程。

长沙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岳麓营地,离金塘小学不到3公里,拥有非常丰富的课程体系。为此,谭明君曾多次上门对接,引进了粽编、泥塑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及小诗写作等创意表达课程。每周四下午,该基地的老师都会来到学校,为孩子们授课。

金塘小学的教师包養也结合自身特长,开办了合唱、篮球、书法及手工等社团,全方位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去年9月,来自湘江新区东方红小学的老师汪鑫接替谭明君成为金塘小学挂职校长。很快,学音乐出身的她就组建起一支校园合唱团,让音乐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金塘小学的变化,也为村子的发展增添了一份底气。“我们打算利用优质山林资源,打造康养产业,吸引能人回乡发展。有教育资源做后盾,年轻人才会愿意留下来,乡村全面振兴才更有活力。”云集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智韬说。

目前,湘江新区共有乡村小规模学校10所。湘江新区教育局着力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农村孩子就读。

据了解,2021、2022年两年,湖南全省停办乡村小规模学校2299所,提质改造1417所。未来,湖南将进一步规范学校停办撤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同时,进一步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等多方面入手,把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带给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

直播电商人才:是“野蛮生查覓包養價格长”还是“学院派”培养_中国网

在2024年寒假来临之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京东定向培养)专业的学生,迎来了一次直播实操培训课。

整个教学安排持续了近两周。前4天,由合作企业的老师专门为学生进行理论培训,接下来的8天,学生们组成团队,坐在直播间里,对着手机摄像头,在短视频平台上,实打实地开启了自己的直播实践。

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市场对具备直播电商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与电商直播相关的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投身这一行业。

然而,当直播电商走进校园,如何培养出合格的直播电商人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和引导其发展?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校园里上直播电商课并产生效益

对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这些学生来说,短短几天的实训,跟之前坐在教室里听课,或是参加与电商相关的职业技能比赛,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对那些从未真正尝试过直播的学生而言,实训“更实际一点”,也“更针对平台的需求来训练”。

一场直播实训课程结束,后期剪辑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指导老师在旁边点评:“这个素材怎么你们每个组都在用?这件卫衣搭配羽绒服不合适,抢镜了,不如换个饰品。”

“平台的那些规则是在不断更新的,我们的话术也在不断更新,有很多规则都跟平时比赛不太一样。”上完最后一堂实训课后,该专业的学生张慧说。

她和她的团队,在刚刚45分钟的实训课上,成交了8单。

“这些学生学到的东西,已经能够产生效益了。”该学院商务管理系包養主任王萍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感慨道。

据王萍介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主要就业岗位为电商运营、商务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新媒体营销等。2018-2019年,该专业分别入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

实际上,直播电商的火爆也正是从这几年开始的。随着直播电商的崛起,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电商专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电商人才。同时,一些学校也开始重视直播电商的教学与实践。

《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提到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例子。2022年,该校培养了397名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双11”期间,学校创新创业电商服务平台成立了由35名学生组成的“双11”战队,助力宁波当地一家企业完成了1亿元的销售额。

“高中毕业的时候,电商挺火的,那阵子直播带货也挺火的,我就想学一下,就选择了电商专业。”对几个知名的头部主播,张慧的印象是,他们都特别能说,甚至能一直说个不停,语速也都很快。

“原来我也刷过不少视频,也学习过在镜头前应该是什么感觉,但是只有自己真正坐在一个直播间里,真的有陌生人进直播间里来看你,你才会感受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理论的东西都是别人告诉你的,但是在真正的第一次实践中,可能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张慧经过这几天的实训,已经有所收获。

“会有人一上来就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另一名学生李方说,“针对商品的问题,如果我对这个商品不太了解,就会很紧张,反应不过来就会打磕巴,一打磕巴就更紧张了”。

对此,指导老师给出的意见是,让他们多“刷”同行的直播间,去问一些刁钻的问题,“看看同行是怎么应对的”。

关于如何直播,这些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学的不只是话术,也不只是规则。他们的专业课程包括《视觉营销设计技术》《大数据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精准运营》《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与建设》等。

他们还要学剪辑课程,学计算机知识,甚至会去学拍包養網摄商品的小技巧。学生们把商品放在会旋转的椅子上,打一束光,让商品在镜头下呈现出最动人的状态。他们还需要把一个橙子在镜头前切开,挤压果肉,让汁水溢出时足够调动买家的食欲。

对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进入直播电商行业,要学的东西比想象中的更多。

“主播并不适合每一个人”

“现在,直播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直播电商服务也已经作为高职的专业存在,对商品流通的正面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李志刚说,直播电商这一形式比较受年轻人的喜欢,直播需要的门槛也不是特别高,可能一部手机就可以做个直播了,具备便捷性。

现实也是如此,直播电商被认为准入门槛低,似乎谁都可以拿起手机,加入主播行列。但另一方面,身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却在感慨直播电商人才供不应求,缺乏真正能用的、好用的相关人才。

“做直播电商不是手机一开就行了,能说什么,是有规则的。”刘征的公司颐信泰通正是一家帮助商家做内容产出的网红孵化机构,“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都愿意给我们投简历,觉得‘我长得漂亮,我会说话,我就能做主播’,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用刘征的话说,想让消费者点进直播间就被吸引住,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行业里一些“刺刀见红”的竞争,也远不是圈外人能够想象的。

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院长陈旭华看来,直播电商应当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整个流程包括前端供应的选品、直播之前的预热策划、直播过程中主播的话术场控,跟消费者的互动和对消费心理学的把控、直播结束后的短视频切片、二次分发,再到物流、售后服务等,是“一系列商业行为”。

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想成为“百万主播”,他同样觉得这不现实,因为“主播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整个直播行业里,实际上分为主播、助播、场控、运营等不同岗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包養網己的特点以及所掌握的技能和资源,合理地寻找自己的定位。

陈旭华也承认,目前确实存在直播电商相关人才培养跟企业的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很多高校可能并没有把直播电商的实践性项目引入到学校的教学环节里,“这是教学当中的难点,即缺乏直播的真实场景”。甚至,可能有些老师自己都没有直播的实践经验。

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这次的实训课中,有表现不佳的学生,在镜头前始终无法放松下来。也有成长迅速的学生,已经成功拿到了企业递来的橄榄枝。还有的学生,在这个寒假直接进行了直播电商实践,去平谷进行助农直播。

“为什么我们愿意跟职业院校合作,去找科班出身的人才?目前其实非常需要新鲜血液和新的人员进入,职业院校的优势在于,学生会有相对扎实的基础理论。”刘征的公司常年跟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合作,深度产教融合培养直播电包養網商“最后一公里”的人才,“只有跳进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学校教理论多一些,但实践相对欠缺。这就促成了我们的校企合作,希望能让我们找到对行业有所认知的人才”。

在刘征看来,直播电商“野蛮生长”的时代闯出来的主播,就像是篮球职业联赛里那些从街头打比赛成长起来的选手。然而,电商的“学院派”,往后会慢慢成为主流。因为,学院派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有规模”,才能把整个行业金字塔的腰部乃至腰部以下这些中流砥柱的位置夯实。

“职业院校对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还是想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陈旭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真正有价值的人才,应该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

而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院长颜正英看来,直播电商专业离市场较近,在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方面,应当探索与供应链企业深度合作的模式,用数据反向赋能制造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构建新的消费场景,提升消费者体验,校企共同探索人才培养、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实现更为长期的、跨越式的增长,“大有可为”。

“职业院校的直播电商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重视学生供应链管理与直播选品能力、新媒体内容创作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数据化运营能力的培养,才能跟得上行业的发展。”颜正英说。

行业规范,学校正努力

“万物皆可播、人人皆主播”,直播时代来临了,不知不觉,一个新兴行业已经“野蛮生长”了数年。而就高职院校而言,直播电商专业的开设是应行业而生。

据颜正英介绍,目前,全国有近300所高职院校开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近61所高职院校开设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这为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去年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去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销售额1.27万亿元,累计直播场次数超1.1亿场,直播商品数超7000万个,活跃主播数超270万人。

然而,正因为门槛不高,直播电商行业也乱象频发。去年,先有知名主播因一句关于价格的评论引发消费者的“众怒”,后有“大学生在宿舍直播”的话题引发舆论热议。

2023年4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2)》新闻发布会也提到,在2022年“双11”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至11月13日期间的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在监测期内共收集到“直播销售”负面信息50.9万条,占“吐槽类”信息总量的9.3%。

“整个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到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确实不容易,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能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防范这些不好的因素,引导整个行业更加健康地发展。”陈旭华也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早在2020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中就提到,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行业现状“吐槽”最为突出的关键词,是“夸大其词”“假货太多”“鱼龙混杂”“货不对板”等。而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及规范发展的希望与建议高频词,则包括“加强主播素质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健全直播电商法规标准监督”“加强打假力度”等。

李志刚提到,业界在讨论,教育界也在讨论,这个行业到底“要不要设门槛”,要不要有准入资质。“这是有争议的。”他感慨,“行业的规范,或许需要社会、学校共同努力”。

陈旭华则向记者介绍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防范直播电商乱象的举措,其中包括学校与义乌市人社局合作开发了全国首个电商直播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推动直播电商技能人才培养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学校还制定了全国首个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方向)专业教学标准,获全国电子包養網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度认可。

“第一,可以进一步完善标准的制定。第二,政府的监管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对直播行业、平台、电商企业、主播、网红达人等的监管和引导。第三就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来讲,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陈旭华说。

此外,学校对入驻项目的直播内容、直播时间、直播行为等进行明确要求和规范,引导入驻企业以及直播学生直播行为合规;与义乌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直播电商运营规范活动,直播间宣传展示《主播合法运营公约》,引导学生知法懂法,规范直播行为。

“我相信,直播电商将来的发展,还是能够成为企业了解消费者,建立自己企业品牌,做好产品销售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陈旭华说,“我们需要开设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专业,引导学生去做真正专业的事情”。(文中张慧、李方为化名)(张渺 实习生 凌子怡)

面对暴雨洪水查甜心包養網,如何科学自救_中国网

南方地区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专家详解——面对暴雨洪水,如何科学自救

河水上涨,降雨持续……当前,南方汛期形势严峻。据水利部消息,自5月5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我国南方地区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条河流超保包養網 花園、2条中小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今年汛期有何特点,面对暴雨洪水,公众该如何防范和自救?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入汛偏早 汛期极端事件频发

“据预测,今年汛期(6—8月)包養,我国旱涝并重,极端事件多发频发重发。”10日,水利部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岩介绍,根据《水利部关于印发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的通知》中的入汛标准,每年自3月1日起,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达到15万平方公里,或者任一入汛代表站发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那么当日即确定为入汛日期。

3月21日8时至24日8时,我国南方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达37.1万平方公里,依据标准,3月24日为2023年我国入汛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8天。

进入5月,我国江南大部、华南地区北部等地出现强降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此轮降雨覆盖范围广、强度强。“而且时间早,往年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这种比较强的降雨一般要到六七月份,今年5月上旬就出现了如此强的降雨过包養程,与常年相比明显偏早。”孙军说。

降雨造成河流水位持续上涨。“入汛以来共发生6次强降雨过程,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6省(自治区)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近十年同期均值偏多4成。”李岩表示。

“防”字当先 不能心存侥幸

受强降雨影响,5月6日,在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三江村刘家山水库大坝下游50米处,一人被困孤岛。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往往是刹那间已身处危险之包養中。当灾害来临时,科学避险,正确自救,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柴福鑫说。

对于如何防灾自救,柴福鑫建议,公众应尽可能远离灾害风险大的区域。不得在河湖管理范围以及行蓄洪区域建房、建厂,避免在低洼地带以及山洪、泥石包養網流威胁区建房等。密切关注天气及预警信息,做好必要的防汛物资储备等。

“同时,公众还需了解一些自救小常识,不能心存侥幸。”柴福鑫说,一是洪水陡涨陡落,当发现河道涨水及河水变浊时,要迅速向两岸高地撤离;二是在灾害发生后要头脑冷静,果断放弃财物尽早逃生;三是河道涨水影响漫水路桥或下凹立交桥积水时,千万不要强行通过,更不可在河边或者桥面上看水;四是发生暴雨洪水时,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避免在空旷区域或山顶使用手机;五是加强互救工作,对被围困群众或落水人员,及时拨打求救电话,在做好自身防护情况下,要开展及时互救。

柴福鑫表示,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的天职,在防汛工作中,只有形成合力,坚持以“防”为主,“预”字当先,才能有效开展减灾自救,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记者 付丽丽)

四川成都查包養網站比較:丰富乡村旅游业态_中国网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东林村音乐小镇(无人机照片)。

当日,“天府粮仓·东林艺术季”在包養網心得包養成都郫都区东林村开幕,包養将开展“校园艺术进乡村”及“艺术家走进乡村”书画摄影名家邀请展等活动。近年来,当地打造田野音乐街区,融合文化、休闲、商包養網心得业等多场景,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包養網   

各地创新方式开展查甜心包養網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技能学扎实 工作更踏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②)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产教融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帮助新职工尽快成长、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拓宽就业渠道……各地各领域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校企合作——

理论结合实际

增强就业信心

“老师,这张图色彩偏暗,导致衣服整体看起来有点色差,该如何调整呢?”10月20日上午,走进江西省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产业学院的培训课堂,来自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杨文杰正在向老师请教。“从店铺运营、货品拍摄到供应链物流等,所有我想了解的跨境电商实操知识,在这里都可以学到!”    

电子商务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填报专业的时候没多想,可两年多下来,学的内容都偏理论化,对于电商行业的整体了解仍然‘云里雾里’。”今年5月,学校组织了包括杨文杰在内的部分学生到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参观,“当时,园区把业内创客都聚到一起为我们做了介绍。”杨文杰说。

据了解,共青城市于2020年3月创建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并于当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近700家,出口产值近7亿美元。同时,共青城市有8所高校,近10万名大学生。

今年6月20日,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该学院是由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和本土院校合作共建的示范性培训基地。学院基础设施由共青城市政府出资建设,师资方面由合作院校承担。同时,借力园区企业,学院开设了跨境电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关系、国际贸易、软件开发、商务英语等专业实操课程。目前,已同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职业大学、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5所院校开展合作,首批有308名学生于今秋正式进入培训。

“我们学院助教、老师一共有10人,由高校老师、专业讲师和外聘教师组成。”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副总经理冯成来介绍,“对企业来说,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人才。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快速地学到东西以便于求职。”

“这里像是一个小型大学,吃住学一条龙,我们不用出一分钱,实现了把课堂搬到企业。”作为首批参与培训的学生之一,杨文杰对当下的环境适应得挺快。冯成来告诉记者,未来,如果学生想要就业,产业园可以直接与园区企业对接。若有创业意愿,后期配套服务也很健全,比如场地免费提供、货源先卖后付、导师一对一帮扶指导等。

近年来,共青城市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让高校与企业‘无缝对接’,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学院建设与地方发展‘携手并进’!”共青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太平说。

包養網岗前培训——

开展实践操作

提升岗位技能

最近,西藏矿业新入职的青年员工罗浪十分忙碌。白天,他要听课学习,内容涉及公司基本情况、未来要开展的项目情况以及各类专业设备的操作;夜里,他打开电脑,对照笔记,一条条复习。

翻着老师给的学习资料,罗浪指着一张复杂的机器结构图说:“公司安排我们近期前往安徽合肥等地开展实地学习培训。到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开展实践操作,并向专家当面请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西藏矿业隶属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进入公司的仁增次旺,今年3月份才从武汉回来。经历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学习,作为财务人员的他轮转了多个科室,不断熟悉着公司财务工作的各个流程。

“次旺,最近怎么样?”公司安排的带教老师贺瑞十分关心他的情况。

“老师,今天我在科室里学着用合同结算的系统,办公室里资深的老师都在认真指导我的工作呢!”仁增次旺兴奋地汇报学习进度。

在武汉培训期间,仁增次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写下一篇长长的总结。回到西藏,仁增次旺把自己培训所得做成了PPT,手把手教给了西藏矿业的同事们,大家都从中收获满满。

西藏矿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西藏矿业针对70多名新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岗前培训,帮助员工在岗位上顺利成长,切实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据介绍,岗前培训主要分为入职培训和实践培训两个阶段,前者在西藏开展,后者则是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特别是针对今年刚入职的新员工,我们后续还将开展进一步培训实习,让他们前往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岗位上提升技能,实现持续成长。”该负责人说。

农民工培训——

拓宽就业渠道

打造职业包養品牌

“有一技傍身,不用再为工作发愁了!”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金色里程小区,36岁的白晓红刚刚和新雇主签订了家政服务协议。    

白晓红是石家庄市栾城区东不落营村的村民,前些年一直靠打零工补贴家用。“零工不稳定,隔三差五就得重新找。”2021年,栾城区人社局组织工作人员来到东不落营村入户走访做宣传,鼓励就业困难的村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费用全免!还有美容师、按摩师、家政服务员、面点师等多个方向可供选择。”白晓红听说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家政服务员的培训。

新生儿和产妇包養护理、呛奶急救法、辅食制作……近两个月的课程培训后,白晓红顺利通过考核,拿到了家政服务员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如此,栾城区人社局还主动联系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为她推荐工作,帮助她在长安区一家家政服务公司顺利就业。“我现在做月嫂,一个月有7000多元的收入。收入高,离家近!”白晓红特别开心。

在石家庄市,像白晓红一样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摆脱就业难题的农民工不在少数包養行情。近年来,石家庄市精准施策,以稳岗位、提技能、促就业为中心,持续推动就业促进工程,帮助众多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根据产业转型、区域发展需求,我们把全市有参加就业培训意愿的农民工都纳入免费培训范围,通过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农民工稳就业培训计划、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等行动,确保人人都有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石家庄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田聪说,“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定点培训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培训后就业率,确保达到70%以上。”

丰富技能培训内容,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石家庄市还实施劳务品牌创建行动,着力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在井陉县,作为“井陉卡友”劳务品牌主体建设单包養網位,河北利安驾校近3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驾驶员。井陉县微水村村民刘国辉便是其中一员。

这些年,刘国辉没少为工作的事儿发愁。“父母跟着操心,日子过得都不踏实!”今年4月,刘国辉经村干部介绍参加了河北利安驾校的驾驶证培训课程,并于8月取得了A2驾驶证。“不仅拿到了证,而且驾校还给我推荐了工作!”刘国辉说,如今他在当地一家企业做货车司机,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共创建劳务品牌27个。今年以来带动就业17.43万余人,9.39万余人参与培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把实现就业服务增稳定、技能培训增能力、权益维护增福祉作为目标,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更大力量。”石家庄市人社局副局长张佐礼说。

一些微短剧“爽”点多让不少打工人欲罢不能_查包養行情中国网

原标题:工资四千多,花五百刷微短剧

一些微短剧“爽”点多让不少打工人欲罢不能

今年23岁,在北京干餐厅服务员的刘明(化名)最近半年迷上了剧情紧凑的网络微短剧,并陷入了付费“连环套”和上瘾焦虑——明明觉得一些微短剧的剧情很俗套、表演生硬夸张,但“爽”点多,看完一集忍不住想看下一集,不知不觉花了好多钱。

“解锁一集没多少钱,可一集又一集,细算下来,每个月都要为此花500元左右。而我每月的工资才4000多元。”刘明说。

前不久,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一则通报,让刘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这一爱好。原来,他当时正追的微短剧《老师包養不要跑》被全网下架了。通报称,该剧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等违规情况。协会还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加大对违规内容的监督力度,维护网络视听市场的健康与繁荣。

当下,沉迷于网络微短剧的打工人何止刘明一人。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一些微短剧依靠色情低俗、暴力血腥等内容博人眼球,会破坏平台良好生态,扰乱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应加强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出台审核细则、标准,建立信用监管制度,把有问题的剧和相关制作单位等纳入“黑名单”,努力实现微短剧“精品化”。

各种套路“爽”点多

微短剧上头刷不停

微短剧,即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影视作品。

有调查机构数据显示,70%的网络短剧用户群体是中低收入群体。

刘明便是其中之一,工资扣除房租还剩下不到2000元,却拿出将近四分之一“余粮”充值。

商业霸总与灰姑娘的甜宠之爱、当代绝望主妇的华丽蜕变、古代痛如刀割的深情虐恋……通勤路上、洗澡时、睡觉前,几乎所有碎片化的时间,刘明都会点开微短剧一顿刷,各种题材均有涉及。今年春节期间,刷微短剧,成为他每天睁眼干的第一件事,看够了再起床。

女主本是古代皇后,父亲保卫国家有功,却被皇帝下令处死,紧接着她也被黑衣人杀死,没想到死后却穿越到现代变成了豪门太太,开启勇闯娱乐圈、智斗坏人以及和男主相爱的故事——这是在甘肃定西的一个小县城里做美甲师的“90后”郑琳(化名)刷到的第一部微短剧。

“一集就个把分钟,剧情发展很快,我看了几集后就充了39.9元把它一口气看完了。”郑琳说。如今,已刷过20多部微短剧的她得出一套自己的剧情总结:很多微短剧的类型大同小异,要么穿越重生,要么复仇逆袭,中间夹杂一些恶毒继母、狠毒姐妹、甜宠闪婚之类的剧情。

“剧情俗套但看着确实很爽,一会儿狠狠打脸恶毒继母,一会儿又被亿万富豪各种宠,让人越看越精神。”郑琳说,她通常一集一集解锁,刚开始觉得也不贵,可一个不留神就花多了。

沉迷其中的还有在北京送外卖的吕晨(化名)。记者见到他时是晚上10点,与许多骑手一样,他当时正半躺在自己的“工位”——电动车上,靠着外卖箱等待手机提示音响起。与此同时,他盯着面前的手机看微短剧。

“没什么好看的,刷多了,就知道都是一个套路。”话虽如此,吕晨还是“忍不住花钱”,过去半年,他刷了几十部微短剧。有时凌晨结束工作,躺在城中村的出租房里,他会用三四个小时把一部微短剧一口气看完,“一晚上能花掉五六十元,这一天就算‘白跑’了”。

让用户上瘾有套路

精准设置付费卡点

看完一部付费微短剧要花多少钱?

少则一二十元,一般六七十元,多的超百元。刘明举例说,一部100集的微短剧,每集时长一两分钟,前10集至15集免费,之后的剧集按照每集0.8元至1元的价格收费,则需要68元左右。

“真的不便宜,比看一部电影还贵。”刘明感叹道。

价格不菲,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追逐付费?用多位受访者的话来说就是“真的很上头”。

据了解,微短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长视频流媒体平台定制的短剧,它的特征是单集时长不超过15分钟,且集数比较少,购买会员就能完整观看,收益归平台,制作方只能拿制作费。

另一种是近两年兴起的小程序短剧,诞生于短视频平台,收益来源为用户充值解锁集数,由小程序、制作方、推广方瓜分。其单集时长往往只有一两分钟,而集数可以达到100集以上。

记者随机浏览了市面上比较火爆的10部微短剧发现,平台通常设置前10集至15集为免费观看,并在收费的前一集结尾“卡”在剧情引人入胜的部分。用户想要继续观看,则需要进行充值,付费解锁方式有按包養集购买、一次性购买全剧、直接购买看剧小程序年卡3种。

不同的平台所使用的虚拟货币兑换规则不同,因此每部剧的价格也有所不同。以某平台微短剧《××攻略计划》为例,一集剧情需要150K币,最低充值39元,获得3900K币,大约可以看26集,看完全集大概需要充值88元。

刘明说,免费播放结束后,小程序自动跳转到付费页面,“刚看到要紧关头,忍不住要充值”。

吕晨说自己太能理解冲动付费的人了,因为一些微短剧“太鸡贼”,一集1分钟左右,总是结束于打脸、车祸、绑架等激起人多巴胺的精彩之处。免费结束要付费时,往往就是主角受伤、反杀、逆袭等命运反转的节点。

有多年剧本写作经验的小邹告诉记者,他曾经为了生计用半年时间集中撰写微短剧剧本。让用户“上瘾”是有套路的,“比如,女频受众最爱的题材是情感、甜宠和复仇,而男频最爱的则是赘婿、战神、逆袭,但万变不离其宗——爽感”。

“每集只有一两分钟,想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几乎不能有铺垫、倒叙、留白,用简单粗暴的逆袭复仇‘轰炸’观众,让诸多观众欲罢不能。”小邹说,这也导致不少人一时看得爽,之后会感觉到莫名的空虚,因为频繁设置矛盾冲突会让剧情的发展逻辑混乱,看后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

曾在短视频代运营公司工作的刘女士直言——“量身定制”“付费卡点”目的之一,是要打造数据指标,“先让用户免费看,然后再‘卡点’收费。有的写剧本时就已经标记好了,告诉制作人到哪一集哪个部分可以‘付费卡点’,因为这时观众情绪已经达到顶峰,只要掐断,大概率会付费收看”。

付费后问题纠纷多

消费权益受到侵害

在微短剧所带来的短而爽的视觉冲击和情绪快感下,许多观众纷纷付费解锁。然而,不仅支出费用不低,付费开通后看不了、自动续费不提醒、小程序消失维权无门等问题也成为大家的吐槽点。

“正看到高潮部分它就跳到了付费页面,抓心挠肝想看后续情节,没忍住充值了第一个选项19.9元,没过多久就用完了,只能再充19.9元,就这么一个接一个,没想到花了大几百元,想想后悔死了。”在天津从事快递分拣工作的杨先生说,一些微短剧越看越“上头”,容易让人冲动消费。

郑琳说,她前不久遇到了充值虚假宣传,当时正看一部爽剧,演到关键时刻提示充值,页面显示69.9元可以看全集,结果充值后看到80多集又要收费,太坑了。

记者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看到,关于微短剧的投诉超过了700条,包括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退费难等。

有消费者说:“广告写了9.9元解锁本剧全集,结果我充完看了一半又要我充值,客服回复说充值是按集付费的。”还有消费者投诉称:“49元买了30天会员看微短剧,过了两天就说我会员过期了。”

来自陕西的餐厅服务员胡妍妍(化名)则遇到了解锁后看不了的情况。前不久,她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微短剧,看了10集之后需要充会员解锁,界面显示购买全集117元,购买永久会员198元。感觉后者比较划算,于是她充值了198元。

然而付款后,胡妍妍发现,正剧的微短剧剧集从充值前的“该剧已更新至99集”变成了“已更新至第10集”,剩下集数有待更新。胡妍妍感觉被骗,想联系客服反映情况,但至今没有联系上。

在胡妍妍指引下,记者发现在短视频平台已搜索不到该剧小程序。

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莹分析,以0.9元解锁一集、9.9元解锁本剧全集等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小程序的付款页面穿插所谓福利充值广告,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或会员协议等,有的充值界面默认勾选“自动续费”,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以短剧推广为噱头

“拉人头”骗培训费

据业内人士透露,微短剧的宣发推广主要依靠投流方。主播将微短剧切割成合适的素材,剪辑二创后投放到各类平台。当用户观看该视频并进入挂载的小程序,产生支付成功的订单且未退款时,主播便可以从中得到分成。这些视频一般浓缩了微短剧最精华的部分和悬念,往往可以吸引到不少目光。

而这也让一些人有了借“推广”之名行投机之事的机会。

调查中,记者注意到,在一些微短剧的评论区,有不少诸如“剧情太精彩了,紧张又刺激”的评论,点开其中链接实则是一些微短剧的推广内容。

在某社交平台,记者以“短剧推广”为关键字进行搜索,看到不少关于“一天收益一千多”“短剧推广太香了”之类的帖子。记者随机选择一个帖子跟帖评论“求带”后,半小时内就收到了6条私信。

记者添加了其中3个人的联系方式,申请通过后收到的第一条信息,都是一张带有二维码和邀请码的图片,上面写着“2024年爆火副业项目”,并宣称“0投资0门槛,人人可做”。扫码后看到,这是一个名为“好省短剧”的App,里面可以下载各种短剧的无水印视频。

下载成功后,对方告诉记者,由于记者的短视频账号未达10包養網排名00粉丝数,所以前期需要先涨粉,并将记者拉进了“短剧暴富团队基础8群”,群里有480人。

通过3天观察,记者发现,该群内每天反复刷屏的信息都是涨粉方法、爆款短剧链接、发剧思路、出单数据以及各种爆单案例。记者点进发布该信息账号的朋友圈看到,有一条是她在“短剧暴富团队千粉群”中接连发了30多个拉新人奖励和出单奖励的红包。

在广西南宁做小买卖的王智(化名)为了增加收入曾做过3个月的微短剧推广,他告诉记者,这类群里,所谓免费带徒弟、开课等都是噱头,赚钱的方法其实就是“拉人头”,拉新人下载软件得奖励。

“交钱的都不要干,纯骗你当韭菜。”王智以“过来人”身份再三提醒记者,他自己就为了学习所谓微短剧推广技术,被骗走了培训费。

部门监管行业自律

推动微短剧精品化

在今年各地“两会”召开期间,微短剧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如贵州省政协委员、纪录片导演于庆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短剧吸引眼球的内核,仍是借用传统电视连续剧的“招数”,即在结尾处设悬疑点,或是噱头,以吸引受众观看下一集。新生事物的行业规范是在发展中建立的,监管部门可适当引导。

据小邹向记者透露,当下,一些平台商家和短视频代运营公司,在出售现成的微短剧剧本。为了引流,有商家还会附上短视频平台的算法规则、引流涨粉和运营策略等资料。这些现成的剧本模板,通常缺乏文学性、思想性、逻辑性,更多是一种网文般的情绪爽感。甚至为了流量,出现了被相关部门认定为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的违规剧情。

包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一些微短剧依靠色情低俗、暴力血腥等内容博人眼球,会破坏平台良好生态,扰乱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因此,加强监管是大势所趋。

2022年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开展专项整治。

时隔一年,国家广电总局公布针对网络微短剧治理的七大举措,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机构日常管理等。

“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都要加强,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还有‘黑名单’等信用监管制度,把有问题的剧和相关制作单位等纳入‘黑名单’。”郑宁说,除了内容方面的风险,还要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因为微短剧的盈利模式往往是先免费看几集,到高潮部分开始收费,用户需要充值,可能会出现一些欺诈现象,以及退费难问题。

实际上,就微短剧“精品化”,监管部门已经提供了指引方向。

今年1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鼓励“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促进微短剧题材体裁创新。1月26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召开了2024年新春档网络微短剧宣传推介会,重点推介了16部优质微短剧,推动春节追短剧成为新潮流、新年俗。

“网络微短剧伴随短视频和直播出现,在制作成本、内容、主体和目的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影视剧不太一样。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来看,监管模式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强事前的内容审查,也要加强事中监管和事后管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在他看来,加强对网络微短剧的内容监管至关重要,这既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也涉及维护互联网传播秩序和其他相关主体的合法权利。建议在立法时明确,强化对内容的监管,既要清理低俗有害的内容,也要加强对高质量内容的推广。

“从创作端来说,要鼓励创作出一些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力作,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传播端来说,平台要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及时对违规短视频进行处置。”郑宁说,加强治理不是限制网络微短剧的发展,而是为了行业更长足进步。 (记者 赵丽 实习生 文旭晨)

酒精冰淇淋,到底是酒还是冰淇淋?查甜心寶貝包養網_中国网

专家:酒精度超0.5%vol属酒类饮品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

调查动机

“酒精冰淇淋算不算酒?孩子能不能吃?”近日,北京市民赵女士来电咨询。赵女士称,她孩子上初中二年级,正是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年纪,今年夏天,孩子买了不少酒精冰淇淋吃,各种牌子、各种口味的都有,有的是从家附近的小卖部买的,有的是从网上买的。

“我担心酒精冰淇淋对孩子身体健康有影响,但孩子说只是有一点酒的味道,吃起来还是冰淇淋不是酒,很多同学都在吃,没问题的。我也不知道该不该阻止他吃了。”赵女士困惑道。

酒精冰淇淋究竟属不属于酒?未成年人买得多吗?可以食用吗?商家能否随意将酒精冰淇淋卖给未成年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网红上线,酒精棒冰”“微醺,甜如蜜”……今年夏天,酒精冰淇淋成为社交新宠,一张张外包装上印着各类品牌酒的冰淇淋照片在朋友圈风靡,不少年轻人对此趋之若鹜,其中包括一些未成年人。

“孩子到底能不能吃酒精冰淇淋?”这成为很多家长的疑惑。《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随机采访北京、天津、湖南、山东等地数十位家长发现,他们均表示能接受酒精冰淇淋盛行,这是市场行为;但大多数人认为不应该让孩子轻易买到酒精冰淇淋吃,担心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还有家长吐槽:孩子小学附近的小卖部就有酒精冰淇淋卖。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根据2022年6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饮料酒术语和分类》,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即属于饮料酒。作为冷冻饮品的冰淇淋,如果其酒精度超过0.5%vol,则属于酒类饮品或食品,应当按照酒类法律法规制作和售卖,未成年人不能食用,商家也应适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禁止性规定。从保护未成年人角度出发,应进一步依法规范酒精冰淇淋的售卖行为。

酒精冰淇淋正热销 不少未成年人购买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品牌的酒精冰淇淋,如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绍兴黄酒,以及日本清酒獭祭等,老牌冰淇淋厂家如马迭尔也推出了朗姆酒味冰棍,还有不少线下冰淇淋店自制网红酒精冰淇淋,虽然价格不菲,但颇受年轻人欢迎。

在线上购物平台、外卖平台,茅台冰淇淋、獭祭冰淇淋、马迭尔朗姆酒味冰棍等销量都非常可观,有的产品售后评价就达5万多条。“浓郁的奶味中带着酒味”“满满的酒香味,吃了有点上头”“和酒的口味非常相似,口感细腻”……类似好评数不胜数。

线下,各类酒精冰淇淋更是卖得火爆。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山东济南、枣庄等地的十多家小卖部发现,多数小卖部里都有酒精冰淇淋出售,销量不小。有不少小卖部还位于中小学校附近。一家小卖部在某重点实验小学斜对面,店家称,酒精冰淇淋在学生群体中卖得非常好。

家住山东枣庄的小帅开学后上小学四年级,今年暑假他用自己零用钱买了多次酒精冰淇淋吃。在他看来,吃酒精冰淇淋是一件很酷的事,同学间还会交流吃不同种类酒精冰淇淋的感受,“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

8月16日中午,记者来到北京朝阳一家网红意大利冰淇淋店,看到多名中学生模样的孩子正拿着冰淇淋在店门口拍照打卡。此时,店家推出的朗姆酒冰淇淋已经售罄,“卖得太好了,原料没了,明天再来吧”,服务员告诉记者,朗姆酒冰淇淋的配置是4千克冰淇淋含165克朗姆酒,“给孩子吃没问题,不会醉”。

在北京西城一家网红冰淇淋店内,一款鸡尾酒冰淇淋正在热销——粉红色的液体在透明的杯中摇曳包養,液体上方是粉色和白色混合的心形冰淇淋,主打一个“甜到你心里”。记者观察到,购买者有带孩子的家长,也有不少初高中生。记者询问“自己上高一的弟弟想尝试下,可否把酒精度数降低些”?店家一口答应:“可以根据您的需要调整酒精度数,度数高点低点都可以。”

对于未成年人食用酒精冰淇淋,家长们态度不一。受访者中,少数家长觉得孩子吃点没问题,来自山东枣庄的丁女士经常购买酒精冰包養網價格淇淋,既自己吃也给12岁的孩子吃,“味道蛮好的,是时下一种潮流,里面也没含多少酒精,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良影响的”。

而多数家长持质疑或反对态度。山东济南的张女士是一位10岁孩子的家长,她坚决反对孩子吃酒精冰淇淋:“我包養平台推薦吃过一款酒精冰淇淋,酒味很重,感觉和少量喝酒没什么区别,小孩子哪能喝酒呢?!”来自北京朝阳的初中生家长王女士说:“不会让孩子尝试酒精冰淇淋,感觉不安全,对孩子身体有影响,也担心孩子会因此对酒精上瘾。”

酒精含量标注不明 大多没有风险提示

那么,酒精冰淇淋中到底含有多少酒?它属于冰淇淋还是酒呢?

记者查看了近十款畅销酒精冰淇淋的外包装和线上销售的宣传页面,并咨询了其客服,发现只有茅台冰淇淋等少数标注了酒精含量,如茅台冰淇淋明确标注“添加2%的53%vol贵州茅台酒”;而大多数酒精冰淇淋并没有标注酒精含量,客服称为“微量”“少量”。

“少量具体是多少?”面对记者的进一步追问,某品牌酒精冰淇淋客服回复说“没有准确数据”,并称“棒冰款酒精含量低些,如果是学生,建议少吃;杯装款酒味重,不建议学生食用”。

多位受访专家提出,含有酒精的冰淇淋应当标注酒精含量。酒精冰淇淋应视为食品安全许可目录中的其他酒类,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酒酿》对标签的规定,标注酒精含量。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所购买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酒精度数作为酒类饮品的核心要素,应当被消费者知悉。商家不标明酒精度数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步峰说。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飞律师告诉记者,我国《饮料酒术语和分类》把饮料酒定义为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故只要是酒精度在0.5%vol以上都属于酒,应当按照酒类商品进行管理和售卖,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不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对于不少家长关注的未成年人能否少量食用酒精冰淇淋的问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宗兆婧给出了否定答案。

“未成年人的大脑皮层对酒精所致的损害,比成年人更敏感。对未成年人而言,最安全的方式是滴酒不沾。摄入含酒精的食品和饮料,同样是对酒精的摄入,所以不建议未成年人食用。”宗兆婧说,人们应该对生活中“隐藏的酒精”引起重视,食用前看清产品配料表,注意有无酒精标识,避免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调查发现,仅有茅台冰淇淋等少数此类商品在产品说明或宣传页面提示了风险,如茅台冰淇淋产品说明提示:茅台冰淇淋有一定酒精含量,未成年人、孕妇、酒精过敏者等请勿食用,驾车人士请慎食用。而大多数酒精冰淇淋未提示相关风险。

此外,记者在线上线下购买酒精冰淇淋时,店家也没有进行“商品包含酒精”“未成年人请勿食用”等相关提示。有一款酒精冰淇淋包装上印有“每支仅含0.5%的白酒,未成年人、孕妇、酒精过敏者请勿食用”的提示,但当记者以“家里有小学生,能买了尝下吗”询问商家,对方回复称“小学生可以少量食用”。

强化监管规范销售 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多位家长提出,避免未成年人接触酒精冰淇淋,还得从规范酒精冰淇淋售卖入手。“现在孩子都有零花钱,冰淇淋又是他们的最爱,且酒精冰淇淋外包包養網装和广告都很吸引人,很难阻止孩子买来吃”“一些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都在卖酒精冰淇淋,家长哪能盯得住”,受访家长如是说。

对于中小学附近小卖部售卖酒精包養網冰淇淋的现象,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小卖部此举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具有实质性损害。酒精度超过0.5%vol的饮品即属于饮料酒范畴,应适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禁止性规定。

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青少年法治素养家校协同培养基地负责人张力看来,即使是酒精度低于0.5%vol的酒精冰淇淋,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也应当禁止孩子接触、食用。

“这里的0.5%vol只是国家确定的宏观管制标准,它无法准确适用于酒精对个体未成年人的健康风险判断,一次性大量食用或长期食用酒精度低于0.5%vol的冰淇淋,也可能对未成年人健康形成累积损害。”张力说,不管酒精冰淇淋的酒精度是否高于0.5%vol,对未成年人而言,都应当提高警惕。

“相比纯酒类产品,酒精冰淇淋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更强,风险也更具隐蔽性,建议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线下线上出售酒精冰淇淋时,都得明确禁止未成年人购买。”李飞提出,应加强对酒精冰淇淋销售过程的监管,强化销售商的责任,要求销售商在显著位置设置“该产品含有酒精,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的标志或在销售时明确告知此信息,线上下单时,平台强制跳出风险提示。

张步峰认为,商家在售卖酒精冰淇淋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按照国家对于含乙醇类饮品的标签标准,在包装界面标明酒精浓度、“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产品含有酒精,未成年人、孕妇以及酒精过敏者勿食用”的提示。在商铺的显著位置贴上“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标识。

“商家想要售卖自制酒精冰淇淋,首先要取得酿酒的相关资质和许可,在具备资质的前提下,履行售卖酒精冰淇淋的相关义务。”张步峰说。

记者注意到,市面上还有一些酒味冰淇淋,商家称加入食品添加剂而具有酒味,但不含酒精。对此,张力认为,同样应该严格监管,一方面,添加剂的使用即使符合国家标准也会给未成年人生长发育带来健康风险,另一方面,酒味可能引发未成年人对酒精的好奇与向往,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诱导。

他还提出,生产者应避免在大众传媒、公共场所等对“仿酒包装”的酒精冰淇淋作宣传;应禁止学校、幼儿园周边区域的商家销售此类酒精冰淇淋;其他地方销售此类产品,应将其置于烟酒销售专区,不与普通冰淇淋混同售卖,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此类冰淇淋。

受访专家认为,家长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不食用酒精冰淇淋,这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的家长对未成年人教育保护的监护职责范畴。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对酒精冰淇淋的酒精属性提高警惕,切不可让酒精冰淇淋打了冰淇淋的‘擦边球’,要教育未成年人认识酒精的危害,对大脑神经、肝肾功能等身体健康的损害,告诫未成年人‘酒后易生是非’的事实规律,使未成年人主动远离酒精及其衍生产品。”张力说。(周斌 文丽娟 丁一 高岳)